【明報專訊】無論是活力充沛的年輕人,還是經歷歲月洗禮的長者,髖關節健康都是身體運動能力的重要基石。髖關節由股骨頭與髖臼組成,這個獨特的「轉軸」不僅支撐體重,還賦予身體靈活的活動能力。然而,隨年齡增長,髖關節軟骨逐漸退化,當關節軟骨磨損後,股骨頭與髖臼之間的摩擦會增加,導致關節發炎。

髖關節炎病情漸惡化 蹲下、彎身穿鞋都難
髖關節炎症狀通常會逐漸惡化,初期患者上落樓梯或走路時會感到髖部疼痛,隨病情加重,疼痛變得更加頻繁,甚至在休息或夜間出現。此外,髖關節軟骨磨損會導致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尤其是在早晨或長時間靜止後,患者會發現自己無法順利彎曲或旋轉髖部。
隨着關節退化,髖部的靈活度逐漸下降,患者可能無法輕鬆蹲下、彎身穿鞋或長時間站立,甚至走路步態也會不穩定。最後,由於疼痛或關節僵硬,患者可能會跛行,這會進一步加重髖關節的負擔,形成惡性循環。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