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催淚彈連珠爆發,香港人都流着淚。它們不單射上屋苑平台,更投到商場門口、港鐵站口。就算並非在前線抗爭的市民,亦會面對催淚煙來襲。醫生直指,若催淚彈投入室內,催淚氣濃度大增,可引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下班回家、外出晚飯,甚至安坐家中,都可能吸入催淚煙,當中的化學物質是否只會短暫刺激眼鼻?會否有其他後遺症?誰人高危?
警方早前公布,自6月9日至8月4日晚,施放約1000枚催淚彈;而在8月5日「三罷」及七區集會當天,共施放800枚催淚彈。
催淚彈射死人有先例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如不當使用催淚彈,可導致死亡。他舉例在中東巴林,有防暴警向室內投擲催淚彈,令空氣中的催淚煙濃度大增,導致一人死亡,「催淚煙令氣管水腫,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衰竭」。另外在尼泊爾,曾有示威者遭催淚彈近距離擊中頭部,致頭骨爆裂死亡。
據學術刊物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在2016年的文章,一名41歲男士於敘利亞內戰中遭催淚彈擊中,入院10天後死亡。電腦掃描發現,催淚彈膠囊射進其面部,頜面部軟組織嚴重損傷,頜面骨及鼻骨骨折,最終因敗血性休克而死。研究指出,以上意外罕見,但足證若不嚴格按照指引使用催淚彈,可嚴重威脅性命。
眼痛刺鼻 呼吸道灼熱 作嘔肚瀉
催淚煙內有什麼化學成分?許樹昌表示,當中包括有機化學物質氯苯乙酮(CN)及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CS),能刺激人體黏膜及神經線,導致眼部、呼吸道及皮膚不適。他指出,催淚彈爆發約20秒後,接觸氣體的人士便會出現急性徵狀,如雙眼刺痛、流眼水及鼻水、呼吸道灼熱等,即使清洗身上接觸氣體的部位,徵狀仍會維持約1小時。
部分人吸入催淚煙後,還會作嘔或肚瀉。許樹昌解釋,「接觸催淚煙時,吞口水可能令部分化學物質落至食道及胃部,刺激黏膜,會有作嘔的感覺。」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補充,催淚彈的化學物質令全身出現過敏反應,加快腸道蠕動,引致肚痛腹瀉,但此情况並不常見。
未及時清洗 增白內障青光眼風險
催淚彈亦可能導致後遺症。蕭粵中表示,部分人接觸催淚煙後,出現過敏性皮膚炎,如皮膚紅腫、水疱等;以水疱為例,一旦處理不當或會引致傷口感染,「不可以說是催淚彈的直接影響,但存在間接影響」。
許樹昌指出,催淚煙刺激眼結膜及眼角膜,導致眼部不適;有研究文獻指出,一旦催淚劑入眼而未及時清洗,會影響眼部的黏膜及組織,增加日後患白內障及青光眼風險。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