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不論紙媒網媒,都有不少有關「威權主義」或「威權式管治」的討論。上星期便因為佔中餘波,有社運人士發起反威權遊行。西班牙政府指加泰隆尼亞省獨立公投違法違憲,予以取締,被「獨派」指為佛朗哥威權統治復辟。港英時代,香港是出了名的有自由沒民主,可是因為祖家奉行民主政制,港英政府最不願人家說它在殖民地搞威權主義(authoritarianism)。看來「威權」二字讓人聯想起獨裁專制,在政治上太負面。
舊式醫生 我話事你要聽
可是,在醫學史上,自十八、十九世紀以來,醫生一直奉行威權主義來處理和病人的關係,直到近年才有所改變。不過醫者父母心,為人父母,當然不會把自己和獨裁統治者類比,所以醫生不會承認自己對病人威權管治;醫生的威權,另有一個溫和名目,叫「家長式作風」,英文是medical paternalism。
「家長式作風」的由來,主要是醫生的權力過大。本來當醫生的無權無勇,沒有什麼權力基礎。可是醫生擁有其他人沒有的醫學知識和治病技能。病人患了重病,精神肉體飽受折磨;加上對失去生命、家人及世上所擁有一切的恐懼,自然對有能力令他病起沉疴,以及心如父母的醫生倍感信賴。就是因為這一個「信」字,病人愈來愈依賴醫生,醫生的權力在無形中變得愈來愈大,甚至可以對病人採取一個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態度。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