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渣打馬拉松,超過6.2萬人參加。跟往年一樣,有數名參賽者要送院留醫,更有一人不治,令人開始反思到運動原來也有風險和副作用。
近年,很多地方都提倡人們要多運動。運動固然之有很多好處,可增強心肺功能,消耗多餘的卡路里,對於體重、膽固醇、血壓、糖尿,都有良好的影響。跑步所需要的資源和額外裝備並不多,但是全馬要跑42公里,一般人的體力應付不來,一定要賽前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充足的準備才適宜參賽;即使是半馬,也需要經過訓練和準備,沒有充分準備下參加,風險不小。
最近,有些專家認為過分劇烈的運動可能對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例如長途賽跑後,病人可能因缺水而引起腎臟功能問題,缺水嚴重者會引致橫紋肌溶解症。也有研究認為體能要求高的運動,對平時沒有運動的人來說,可能更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當然我們鼓勵運動,但不是一次過做非常長時間的劇烈運動,而是應該每天循序漸進,例如一個星期做五天,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對身體健康最有好處。而不是只集中在一天中跑40多公里。而且運動並不止局限於馬拉松長途賽跑,不要忽略運動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打高爾夫球、踩單車、園藝、步行等。所以現時建議,人們每天步行最少10,000步,大約是個半小時,對促進身體健康更有效,而不是在一周內只集中在一兩天做非常非常劇烈的運動,因為這樣身體可能負荷不來,反而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