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濕疹與炎症有關,紫外線有助消炎。病人在燈箱內曬紫外線燈,主要是UVB波段,一星期約3次,療程按病情而定,由數星期至數月不等。
有名40多歲女士,外塗類固醇治療成效不理想,濕疹經常復發,遍及全身,又紅又腫,非常痕癢,飽受困擾。接受數個月紫外線療程後,皮膚明顯改善,之後2至3年,病情穩定受控。林提醒,治療期間,保濕護膚工夫非常重要,否則會愈曬愈乾,加重病情。有名60歲老翁屬嚴重濕疹,皮膚偏乾,曬了一次紫外線後未有做足護理,皮膚變得更乾燥,令濕疹病情惡化。
優點:毋須內服藥物,減少對其他器官的影響
缺點:增加皮膚癌風險,不建議12歲以下兒童採用;患者要定期到診所或醫院接受治療,較花時間
口服免疫力抑制劑 不能長用
常用藥物是環孢素,可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改善濕疹,有五至九成患者服用後有明顯改善。有名20多歲男士,自幼已有濕疹,經常復發,服藥兩星期後,病情已有改善,持續服藥一年,停藥後病情仍受控制。但林嘉雯補充,藥物同時抑制免疫力,副作用包括腎衰竭、血壓上升、易受感染、致癌風險及多毛症,治療由數星期至數月不等,但不可多於兩年。
優點:成效理想
缺點:副作用多
生物製劑新藥 或致眼睛過敏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去年批核的皮下注射生物製劑Dupilumab,針對濕疹的免疫及發炎因子,控制病情,適用於中度至嚴重的成人患者。視乎病情,每周、隔周或每月注射一次。研究指出每周注射,至16周後,有七成病人濕疹的嚴重程度有改善,病情減輕;五成病人痕癢程度得到改善。
優點:相對口服免疫力抑制劑,成效較理想
缺點:可能導致眼睛問題,如角膜炎或過敏反應;價錢昂貴,長遠成效暫時未知
林嘉雯(許朝茵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