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易怒壓力大 小心急性失聰

分享此內容:

從中醫角度,失聰分有慢性失聰及急性失聰,註冊中醫陳敏指出,前者較常見,兩者主因是肝膽脾腎功能失調,令經絡不通或失養,養分未能輸送至耳朵。慢性及急性的成因和徵狀也有不同。

先說急性失聰,患者突然在一兩天內失去部分甚至逾半聽力,有耳鳴,多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成因是肝膽失調,導致痰火上升,阻塞清竅(即面上七孔)。患者因情志失調,經常心情不佳,緊張及大壓力,肝火上升,加上多煙酒,喜食肥甘厚味食物,體內聚積痰熱。另外,急病如風熱感冒,風熱外邪也會影響經絡。如患者經常動怒或壓力大,更會加重病情。

「此類患者先要戒口,戒食香口食物,可飲菊花茶瀉肝熱,以冬瓜及涼瓜清熱。另外,亦要調節生活習慣,早睡及盡量調控情緒,避免經常??。」

腎虛致耳病 多吃芝麻合桃改善

至於慢性失聰,主因是腎虛及脾胃虛,患者以中年及長者為主。耳是腎的外竅,腎氣通於耳,腎虛容易引起耳病。腎虛多因操勞過度,房事過多或大病過後,另有疲倦及腰痠等徵狀。另外,脾胃虛弱會導致氣血不足,令養分無法上送到耳朵。

「臨牀經驗大多是年長男士,一般會由耳鳴開始,慢慢聽覺愈來愈差,開始聽不清,不過病情會因應患者健康情况改變,如當日精神好些,聽力就會較好。」有一名80多歲伯伯,腎氣虛,面色蒼白,手腳冰冷,聽力下降至幾近失聰,平常要用紙筆溝通。「伯伯服藥補腎益氣及針灸近3個月,精神大有改善,面色好轉,連聽力也有些改善。」另外,建議他多食黑色食物來補腎,如黑豆、芝麻及合桃。陳敏說如腎虛者可多按腎俞(第二腰椎兩旁對開約1吋半),脾虛者則可按足三里(膝眼對下2吋)。情緒欠佳,經常??,可多按合谷(虎口位)及內關(腕橫紋下約2吋),每個穴位按20至30次為一組,共按5組。

■按穴保養聽力

維持聽力健康,即使沒有腎虛或脾虛,也可平常多輕按以下穴位(圖1),按20至30次為一組,共按5組。

聽宮:於耳屏中央前,張口時呈凹陷處

聽會:耳珠前,張口時呈凹陷處

翳風:耳珠後方的凹陷處

風池:頸後枕骨下的兩個凹陷處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37a5d391d8002cd390a32b8748fe71bd.jpg陳敏(許朝茵攝);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37a5e10ce8565fcab0cef228e42e3fd7.jpg 圖1;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