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筋正骨:「重手法推按」或好心做壞事

分享此內容:

根據筆者的臨牀經驗,發現不少香港市民誤以為骨科只醫「骨」,但實際上骨科也治「筋」。畢竟筋骨是唇齒相依的:生理上,筋有賴於骨的支撐,骨有賴於筋的保護和維繫穩定性,筋骨互相提供營養並共同參與新陳代謝。正如《黃帝內經》記載,「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病理上,傷筋動骨,傷骨動筋。如果把筋傷科、骨傷科和骨科統稱為「筋骨科」,或可減少誤解。通識上,本欄取名為「正筋正骨」,既希望借此良好平台糾正一些對筋骨認知上的錯誤觀念,亦希望探索糾正筋歪及骨關節移位等規範療法。之前曾剖析過正骨觀念,今期開始分享正筋常識。

中醫骨科等不同臨牀學科都經常用手法「正筋」,但是不同學科的學習背景不同,對手法分類、作用原理、適應證、手法力度和手法療程的理解有所不同,治療往往出現不同效果。屬於手法適應證,即使手法不完全相同,只要應用恰當,也可收到異曲同工之良效;但如果所受的筋傷不屬於手法適應證、手法不標準、標準手法次數過多或並非單一手法可以除病時,都可能延誤病情。以下通過指出正筋手法誤區、揭開筋傷真相分析手法誤區,希望引導筋傷病人盡快走出手法誤區,步入手法正路。

瘀腫以為「散瘀」 或演變「風濕」

治療筋傷的理筋手法和中醫整脊手法,有時會在無意之中被誤用了。中國民間經常聽到一種古老的傳說,當筋受傷之後,必然有瘀血,必須用重的理筋手法推按,瘀血才會散。有時筋傷本來沒有瘀腫,重手法之後第二天出現瘀腫,經常被誤解為「瘀血散了出來」,但實情是可能被推腫了。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千篇一律地運用重手法,其後果不僅增加病人病苦,而且可能傷上加傷、復元慢,甚至產生併發症或後遺症,新傷演變為日後轉天氣痛的所謂「風濕」和舊患。

民間還有另一種值得商榷的療法,把中醫整脊手法當作紓緩痛楚的例牌方法;其實,即使是規範的中醫整脊手法,也必須安全第一,中病即止,更不宜作為保健手法,以免導致出現韌帶鬆弛、椎間盤受傷或習慣性關節錯位等手法副作用。

治療舊患勞損可相對重手

民間狹義的筋,通常是指豬、牛、鹿蹄筋,中醫廣義的筋包括皮膚、皮下筋膜、肌肉、骨膜、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半月板、周圍神經和血管等軟組識。在四肢範疇裏,除了骨骼,其餘部分都屬於筋。中醫的筋相當於西醫的軟組織,所以筋傷又稱軟組織損傷。急性筋傷的真相,實際上是指皮膚損傷或皮下的筋損傷。當肉眼看得到的皮膚損傷出血,相信大家都不會每日用重手法推按;當皮下其他的筋損傷時,如果肉眼從表面看到瘀腫,暗示皮下的筋已經損傷出血,所以絕不適合再以重手法按壓。由此可見,治療皮下筋傷,必須盡快走出「重手法推按」這個誤區,以免好心做壞事。不過,對於舊患或勞損等慢性筋傷,手法可以相對重一點,但重手法也應該有個度。那麼,治療急性或慢性筋傷,如何應用正筋手法才算是有度的正路手法呢?下回分解。

文:吳思團(香港中醫學會前會長、註冊骨傷科醫師)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7/d3311496bf6208dd283806742399f6fa.jpg重手更傷——不少人以為扭傷筋骨,都應以重手法推按,及早散瘀,但可能會愈按愈傷。(Chris_Paris@iStockphoto,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本文提及疾病無關);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