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高跟鞋令人又愛又恨,很多人都知道長時間穿著高跟鞋會導致痛症,但不少人以為只有「斗零踭」才會出事,闊踭高跟鞋的傷害力較低;研究卻顯示兩者對人體關節及肌肉造成的壓力其實相若,鞋踭高度才是影響傷害程度的重要因素。而無論你是職業需要抑或愛美一族,都可以做一些簡單運動,改善長期穿高跟鞋引致的問題。
足部是人體十分重要的部位,我們每天都需要依靠它們走路、承擔體重。若以建築來比喻,足部就好像大廈鋼筋一樣,可維持我們活動時的穩定;如果足部出現問題,便會牽連其他部位。
增腳前掌、膝關節、脊椎壓力
縱使足部如此重要,但仍有不少女士為了令雙腿變得修長而長時間穿著高跟鞋,導致痛症出現。根據美國Spine Health Institute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18至24歲女士中,約有半數每天都會穿高跟鞋;而25至49歲及50歲以上組別,亦分別約有四成及三成女性每天穿高跟鞋,原因包括可增加視覺上的高度及改變站姿,令身形變得修長。
不過,這些改變同時增加了身體不同部位的負荷。穿平底鞋時,腳掌可以平均受力,但穿高跟鞋時,腳踭被撐起數吋,受力點便會移至腳前掌;加上高跟鞋頭偏窄,令腳前掌包括腳趾骨與趾掌間的壓力增加,而重心前移還會增加膝關節壓力。此外,撐起腳踭後會令小腿肌肉(腓腸肌)收縮,長時間維持此狀况,肌肉會變得繃緊。站姿改變後令盆骨前傾、臀部後翹,造成脊椎(特別腰椎)壓力不平均,長遠會增加患上腰患風險,例如腰椎移位,同時會增加膝關節炎及拇指外翻風險。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