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產後抑鬱, 性本善, 產後行房, 性行為

【女性健康】生完BB幾時親熱好? 等6星期 身心都要準備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女士產後,何時才可以再有性行為,相信是很多新手父母的疑問。事實上,有不少剛為人母者,因各種心理疑慮,影響性交意欲,如何解決?丈夫或伴侶可以幫到什麼?有性專家教路,原來只要約6星期,待身體復元便可重新開始性生活;過程中一切要慢慢來,切忌心急。

不少女士在產後變得性趣缺缺,令伴侶備受冷落,甚至懷疑是否產後抑鬱。其實,很多時只因女士在懷孕期間的生理、心理出現了各種變化,在產後未能回復而影響性慾。家庭醫生及性治療師吳穎英表示,生理方面,女士懷孕時受荷爾蒙影響,陰道附近的軟組織如韌帶等會逐漸放鬆(令分娩變得更容易)。她指出自然分娩時,嬰兒頭部要穿過陰道,有可能撕裂陰道組織,傷口可能向上或向下伸延,嚴重者更可能會影響排尿或排便功能。

為了控制撕裂位置及傷害程度,婦產科醫生大多會為選擇自然分娩的女士,特別是頭一胎,施行「會陰切開術」,即於產婦的會陰做出一個1至2吋的缺口,讓嬰兒較容易通過陰道,分娩後醫生會縫合傷口。不過,就算選擇剖腹產子,除產後腹部有傷口外,子宮亦有可能受損,所以不論順產或剖腹,產後身體都會出現各種損傷及痛楚,女士需要休養,性慾會暫時大減。

母乳媽媽回復需時更長

吳穎英解釋,女士陰道傷口不難痊癒,「陰部附近有多條血管提供氧分,有助傷口癒合,普遍7至9天後便有改善,但其間要小心處理傷口,避免發炎或長出肉芽,影響康復進度」。不過,傷口癒合不代表可以即時性交,因為子宮內也有傷口,同時也要等待子宮排出新陳代謝分泌物(惡露)。大約6星期左右,子宮便差不多回復產前狀態。

其次,產後女士受催乳激素等荷爾蒙影響,雌激素偏低,陰道會變得較乾枯,尤其是餵哺母乳的女士,情况更明顯。「為了照顧新生兒,身體需要更強的體能及精力;而且懷孕期間,身體消耗了大量鈣質、鐵質等營養素,需要一段時間補充。」吳穎英指身體為了休養及避免短時間再次受孕,會減少分泌雌激素,令性慾下降,有助身體休養。女士一般在產後約4個月便會再有月經,荷爾蒙分泌亦會慢慢回復正常,但如選擇餵哺母乳,回復時間可能長一點。

憂未癒合拒性交 照鏡檢查不靠估

除了生理問題,心理因素亦會影響女士在產後的性需求,很多女士最擔心分娩的傷口會在性交過程中撕裂。「女士因為未能確定傷口的康復情况,憂慮性交時出現痛楚或受傷,所以感到非常驚惶,從而拒絕另一半的性要求。」有些女士在產後因擔心陰道受傷而變得太緊張,不敢行房,甚至出現繼發性進入障礙,即是陰道痙攣,令伴侶的陽具難以進入。

「這是因為很多女士不了解自己的身體結構,當中有不少個案在求助前從沒看過自己的下體。其實,女士可以用鏡子認識自己的身體結構,有助減低產後性交的心理負擔。」吳穎英表示,要解決女士的心理問題並非難事,但必須有耐性,循序漸進去改善。首先如女士擔心在性交時會痛,可以先檢查身體,主動了解身體狀况,並由醫生確認身體無問題後,才開始重建性生活。在這段非常時期,伴侶也要配合,「要明白另一半的心情,不應勉強交合,態度要比以前溫柔,懂得憐香惜玉」。

體位不拘 多溝通更重要

吳穎英說,基本上大部分性交體位也適合,男性進入時要緩慢及輕力,不可一下子太深入;最重要是雙方溝通,「有時候男方太大力、女士被扯痛,或者因太擔心而感到驚恐,不妨直言,別因尷尬而不作聲」。如女士有不適,要即時停止,一兩星期後再試,雙方協調下可慢慢重拾信心。

很多夫婦在子女出世後,性生活大受影響,連帶婚姻也出現問題。吳穎英指出,有對年輕夫婦向來性生活健康,但4年前兒子出生後,兩人因忙於照顧幼兒而停止性行為,後來雙方醒覺,不想繼續無性生活,因而求助。「其實很多無性夫婦,都因沒有性生活,而導致丈夫有外遇,了解到無性會影響夫婦關係,因而求助。」

吳補充,產後停止了性生活,其實男女方也有責任,「女士應顧及丈夫感受,就算不想行房,性行為也不止陰道性交,可以用手或用口等,藉此保持雙方親密關係」。有需要時女士應該向專家求助,一起解決問題。

長遠而言,無性生活亦會影響下一代。「夫婦擁有健康性生活,婚姻變得美滿,家庭也充滿愛,子女在愛的歡樂氣氛中長大,有深遠的正面影響。」

文:許朝茵

編輯:龍英顥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F.jpg影響性慾——不少女士在產後身體受損,留下心理陰影,性慾下降。(NatnanSrisuwan@iStockphoto,本版皆為設計圖片,相中模特兒與文中提及個案無關);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F1.jpg(明報製圖);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F2.jpg吳穎英(受訪者提供);

專題系列文章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