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 康復服務, 理大機械臂, 跟進治療,

戴理大機械臂 中風者可打機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康復服務緊張,不少中風病人出院後缺乏跟進訓練。理工大學近日研發出可攜式機械臂,加入神經電刺激,復康效率較只依靠外力輔助高四成,病人亦可隨時隨地自助訓練。有使用過該機械臂的中風病人說,現已可拿起筷子,亦可運用本來難以伸展的手指「打機」。

充氣組件作輔助動力

機械臂運用理大首創的「移動式外神經肌骨系統」,即結合了外骨骼、柔性機械人、外神經肌肉刺激技術。簡言之,機械臂利用充氣組件,為病人提供外力輔助,再配以無創神經定位電刺激,協助病人做復康練習;配置的12V充電池可使用4小時。

研發機械臂的理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胡曉翎稱,研究歷時約一年半,所花經費約140萬元,機械臂採用輕巧的肌骨聯合體,重約300克,解決過往市面相似功能的復康裝置較重或體積大的問題。

方便出院後跟進治療

研究邀請10名中風病人試用機械臂作近40小時的訓練療程,發現機械臂有效提高病人上肢肌肉協調能力,以及提升手腕和手指等部位的功能。現年71歲、去年第三度中風的鄧先生出院後右手手指仍難以打開,無名指呈彎曲狀。鄧說公營醫療服務看到病人「識行路,便趕出院」,而坊間康復裝置亦大多較堅硬,難以穿戴,令他出院後缺乏跟進治療,惟使用新研發機械臂後,現已可拿筷子吃飯。他又稱因現時可伸直手指打機,較容易「升呢(level)」。

該機械臂現正申請專利,最快兩年後可推出市場,料屆時售價約6000至7000元,是現時具相似功能裝置的六成至七成。

鄧先生(圖)去年第三度中風,出院後右手手指一直難伸展,現可通過手機程式操作理大新研發的機械臂,透過電刺激輔助,以及機械臂藍色手套部件(左)內的充氣組件外力輔助,手指彎曲伸展幅度大增。(鍾林枝攝);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