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關節痛症, 風濕,

知多啲:痛風多夜晚發作 風濕關天氣事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痛風及中醫常說的風濕,兩者都涉及關節痛症,究竟兩者應該如何分辨?註冊中醫彭淑儀表示,無論是痛風或中醫所說的「風濕」,從中醫角度都會歸類為「痺證」,不過兩種病出現的表徵及發病時間各有不同,「痛風多為熱症,病發時多在手腳上的小關節出現,而發作時間多數於夜晚。當出現痛風時,關節多數會有紅腫熱痛四大徵狀。另外痛風發作與天氣沒有任何關係。其痛症徵狀來得相當快,中午可能還行得走得,但在夜晚突然痛到無法走路」。

「至於風濕,通常體質較寒的人較易患上,而病發時痛症大多出現在大關節上,例如肩、膝等,病發原因多涉及天氣,例如下雨、季節轉變等。另外,痛症發作期比較慢,由最初的痠軟變成痺痛,大約需要一星期。」不少人以為痛風及風濕都是老人病,但彭淑儀說臨牀上患有這兩種病症的人,年齡大多是40歲以上的人士。

跌打酒愈捽愈痛無幫助

每當肌肉、關節疼痛,不少人都會出動跌打酒,捽熱患處令藥酒滲入,希望減少疼痛。但彭淑儀說這做法其實並不妥當,甚至有可能愈捽愈痛。「如果是肌肉疼痛,利用跌打酒捽熱肌肉,令藥力滲入痛處,加速血液循環,做法並沒有問題;但如果是痛風或是風濕病人,這個做法便有很大問題,因為關節痛多為炎症,炎症再用力捽,只會更痛而不會好轉。」

 

知多啲:痛風多夜晚發作 風濕關天氣事
痛風特徵——痛風在中醫角度,屬「痺症」的一種,病發時多在手腳的小關節出現,而且多在晚上才發作。(ThamKC@iStockphoto,設計圖片)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