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最佳男主角:前列腺癌篩查 其實靠估?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老陳是我的鄰居,年過五十,無甚病痛。最近一個與他年齡相近的朋友確診前列腺癌,令他憂心自己會否也有這個疾病。「你認為我是否應該接受前列腺癌篩查?但聽說檢查風險高,做了反而更壞。」的確,五十歲開始,男士患前列腺癌的風險便會上升,但不等於所有年長男性必然出事;即使是家有直系親屬如父親及兄弟曾患此病,又或體格肥胖,風險也只較別人為高而已。

 

最佳男主角,傅錦峯,癌症,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
癌症檢查——PSA指數的升降受多種因素影響,未必一定由腫瘤所致,最準確的方法是抽針檢查。(SasinParaksa@iStockphoto)

 

磁力共振導航定位 找出疑似腫瘤

基本的前列腺癌篩查包括肛門指檢,醫生以手指檢查男士的肛門,了解是否有不明硬塊存在;另外也要化驗血液中的前列腺特異抗原(total PSA),如果數字上升異常,那就需要更精準的檢查——抽取前列腺活組織化驗。對很多癌症而言,及早找出腫瘤並治療,有助減低惡化及死亡風險。不過,部分前列腺癌生長得極為緩慢,甚至直到年老患者因其他疾病去世後都還沒爆發出來;所以一經檢查揪出,醫生會與患者和家人研究不同的治療方案,以決定究竟是採取監察治療、荷爾蒙注射,抑或選擇微創手術會有較理想的成效。

另一方面,肛門指檢及PSA檢查也非百分百準確,特別是PSA指數的升降,除了受癌症影響,亦可能與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有關。換言之,PSA指數升高未必由腫瘤所致,但男士或要接受抽針檢查來確認,過程固然不好受,而且也有可能出現如尿頻或排尿困難等短期副作用,細菌感染個案則較罕見。儘管抽針檢查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黃金標準,但傳統方法是在前列腺穿刺至少12針,如果剛好所有抽針位置都避開了腫瘤,那就會有走漏眼之虞了。

 

站在醫生立場,必須謹慎揀選適合的男士接受前列腺癌篩查,以免招來不必要的憂慮,以及避免過度檢查與治療。當然,有高危因素的男士,有必要定期接受檢查;至於沒有高危因素者而突然有前列腺癌徵狀,如排尿困難、尿頻、尿流緩慢、排尿時疼痛、血尿或精液有血,甚至有尿瀦留等,都不應怠慢,需立即尋求醫生協助。

即使有需要檢查,現今科技亦可帶來精準的診斷。前列腺健康指數(Prostate Health Index, PHI)顯示的癌症資料比起傳統PSA檢查更多;泌尿外科醫生亦可以磁力共振導航定位(MR / ultrasound fusion-guided targeted prostate biopsy)為患者找出前列腺中疑似有腫瘤的位置,於抽針時便可直達該處,大大提高命中率。男士與其胡思亂想,不如找醫生傾談,看看是否有需要檢查吧。

 

文:傅錦峯(泌尿外科專科醫生、香港男士健康學會召集人)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