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病人有時會有疑問:如果心口痛,應該看家庭醫生還是心臟科醫生?在答這條問題前,先分享一個個案,讓大家從中了解家庭醫生的角色。
阿明40歲,跟太太有一個兩歲大兒子。他沒有吸煙飲酒習慣,身體狀况良好,但好少做身體檢查,也沒有固定的家庭醫生。近日阿明求診,說感到左邊心口附近有間歇性輕微至中等的痛楚,但又說不出具體痛楚位置。痛楚沒有延伸或轉移,有時呼吸不暢順或需要用力呼吸,沒有頭暈或肚痛。詢問了阿明的病歷、做了身體檢查,結果除了體重指標(BMI:28)和血壓(148/92 mmHg)稍高,其他生命表徵和心電圖都正常。
沒有明確診斷結果,令阿明心裏不安,要求進一步檢查。醫生為他安排照肺、抽空腹血液檢查,翌日覆診。由於當時他的徵狀不像心肌梗塞,因此毋須入院,但我叮囑如痛楚延伸,出現心絞痛、氣促,便要立即去急症室。
覆診時發現,阿明左邊心口有紅點和水疱,診斷為生蛇。生蛇成因多數是免疫力低,可以是壓力引起。除了照常處方藥物,我亦主動了解他壓力由來,得知他過去一年感到壓力很大,經常失眠、緊張、心情差、反覆胃痛。之前有看醫生,建議過照胃鏡、超聲波,但阿明沒有即時作進一步檢查,最後亦不了了之。
事實上,阿明因為睡眠質素差,引致專注力下降、記性差;加上兒子出世後變得忙碌、煩躁,常跟太太吵架,又沒有太多朋友及家人支持;他開始對事物失去興趣、胃口減少、體重下降,生理心理上都顯示他患上中度以上焦慮症。曾有醫生建議轉介精神科,阿明拒絕了。
生理心理全方位 找出病因
我除了幫他做心理輔導,處方藥物紓緩失眠外,亦了解到阿明擔憂身體狀况,為他度身訂做了一個合適體檢計劃,除了基本檢查外,還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和幽門螺旋菌的吹氣測試。
第二次覆診時,我為阿明詳細解釋檢查報告。生蛇雖已好轉,但胃痛和火燒心持續,於是為他轉介了腸胃科醫生;心情和睡眠也因為心理輔導和藥物得到改善,我建議他繼續覆診及服藥。
從阿明的例子,大家會明白到家庭醫生的治病方針,是嘗試從生理、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幫助病人,徹底找出病因。
文:趙志輝(中大醫務中心家庭醫學診所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基孔肯亞熱多地爆發 衛健委:可母嬰傳播 暫無疫苗
- 不用日行一萬步?研究:日行7000步可降25%心血管病、38%認知障礙風險
- 【致敏食物】研究:鑑定11種蟹致敏原 首發現皇帝蟹獨有MDH 冀免不必要戒口
- 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 基孔肯雅熱多經白紋伊蚊叮咬傳播 症狀:發燒、皮疹或關節痛 應立即求診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