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人口老化,人均壽命延長,長者日常起居需要照顧的比重漸增,當家人未能完全承擔時,就會考慮入住安老院。面對此重大決定,長者及家人心裏會浮現很多問題,應該如何選擇呢?
入住與否 徵詢專業意見
當長者健康狀况轉差至家人無力照顧時,入住安老院成為其中一個選擇。不過,作決定前,一家人要坦誠溝通,審慎考慮不同情况,如評估長者自我照顧能力、健康衰退速度、家人照顧能力、經濟承擔預算、社區照顧服務,以及其他可行照顧方案(如聘請家傭)等,有需要可徵詢專業人士意見,如覆診時詢問醫生、護士或社工等。必須緊記,入住安老院不一定是不好的決定,反而可以是最妥善及最為長者設想的選擇。
院舍分資助非資助
「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是香港安老政策的宗旨。即以多元化家居照顧服務支持長者在家安老;當長者因個人、社會、健康及其他原因而未能在家中居住,政府就會提供住宿照顧,讓長者安享晚年。按長者不同程度的護理需要,由低至高護理程度劃分為:安老院、護理安老院及護養院。
![]() |
JUMP招聘及進修博覽2025 多間參展機構︱即場搵工面試 10月25日﹙六﹚旺角見! 立即報名 |
長者院舍分為資助宿位及非資助宿位兩大類,全港現時約有744間院舍,長者可按個人情况作合適選擇。資助宿位包括由政府直接資助志願機構提供資助的宿位、透過向私營院舍購買宿位及由合約院舍提供的資助宿位,合共27,551個;而非資助宿位即政府沒有向該些院舍提供資助,包括私營安老院、自負盈虧及合約院舍中提供非資助宿位,共有47,368個。
如長者要入住政府資助或買位的院舍,可透過社會福利署「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申請,評估員會就申請人的自我照顧能力、身體機能、記憶及溝通能力、行為情緒等方面狀况、環境危機和應付日常生活能力等作全面評估,從而識別申請人是否適合入住。輪候入住津助宿位時間約25至40個月;收費方面,津助院舍約1660至2060港元。政府向私營院舍購買宿位的收費為1656至2060港元,等候入住時間約9個月。若長者及家人選擇入住私營安老院舍,則可自行到該院舍詢問,收費當然較高,但毋須輪候。
選擇安老院 五官十要訣
全港現時約有550間私營院舍,應如何選擇?首先要明白入住安老院是一個重要抉擇,所以必須仔細考慮,家人最好先陪同長者前往參觀心儀院舍,實地考察環境、職員工作態度及服務水平;參觀時索取院舍單張,以便了解院舍服務。

選院舍時,用五官感覺協助,包括眼到:觀察院舍環境設施;耳到:聽院舍口碑;口到:問一下院友或家人對院舍意見;鼻到:房間/洗手間等是否有異味。還要親身到院舍細心留意以下10要訣:
- 院舍必須獲得社會福利署發出有效牌照
- 院舍詳細列明各項收費
- 環境光線充足、清潔舒適、空氣流通、沒有異味及設備保養妥善
- 洗手間設有充足衛生設備及地面乾爽
- 院舍重視保障院友個人私隱
- 院舍內的長者面容開心、祥和及安泰
- 護理專業人手充足,可為長者提供適切照顧
- 職員對長者態度友善及關懷備至
- 膳食適合長者的健康需要
- 院舍位置就近家屬,方便家人經常到訪探望及有否其他增值服務等(如設有註冊或登記護士當值、護送及陪診服務)
護理水平首要考慮
為長者福祉着想,選擇一間能滿足長者照顧需要的院舍是很重要。在經濟能力許可下,長者應該按其健康狀况,選擇最舒適的安老院。
入住院舍多為健康欠佳的長者,故院舍護理水平應為首要考慮。但對非從事醫護工作的人士來說,不容易作出選擇。而不少安老院舍標榜自己是什麼級別,獲一些管理認證,但需留意這些賣點只能反映院舍達到某程度人手或管理的標準,未能顯示其照顧方面的真正水平。目前,香港老年學會「香港安老院舍評審計劃」是本港較為全面評審安老院舍服務水平,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入住院舍初期,長者多會出現適應問題,未必習慣院舍群居生活,亦懼怕與親友疏離。這是正常現象,長者不必過分擔心,先嘗試了解院舍起居作息安排,嘗試調節配合,多參與院舍活動,增加對院舍認識與歸屬感。
需時適應 擴闊圈子
長者亦要主動結識院舍職員及院友,擴闊生活圈子,多溝通多明白,有助加快適應院舍生活。若遇到適應困難,可向院舍負責人、社工及家人尋求協助。
家人探望起監察作用
長者入住院舍後,有家人經常探望,可讓長者感到家人雖然不同住,但還是非常重視及關心自己,這點非常重要。家人要與院方不時交流意見,按長者身體轉變協商妥善照顧方法;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家人經常探訪可起監察院舍服務質素的積極作用,確保院舍持續提供穩定及高水平的服務。
文:趙迪華(香港老年學會副總監)
編輯:廖偉龍
專題系列文章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分享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