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場冠狀病毒瘟疫,香港雖然只有數十個確診個案,卻引發了搶購米糧、口罩、消毒液、抹手紙巾和廁紙潮,甚至發生搶劫廁紙的世界奇聞。住在新加坡的朋友給我發短訊,揶揄為何香港人這麼不濟,問我是否需要他郵寄一些廁紙以濟燃眉之急。怎料不旋踵,新加坡也成了「疫埠」,超市搶購潮比起香港不遑多讓,要勞煩李大總理吩咐市民克制。果然,新加坡的搶購潮很快便平息。要知道新加坡和香港不一樣,市民都知道,不聽長官吩咐,後果會比沒廁紙用更不爽。
新加坡人口以華人居多,有老外朋友不避嫌,竟問我是否華人社會如香港和新加坡才有此搶購現象。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如實回應,又不失國人體面,怎知為我解窘的,竟是專向國人銷售名牌商品的意大利。不知何故,意大利突然出現了多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成了歐洲「冠感」之都。意大利人平素雖以寫意浪漫著稱,但遇到瘟疫壓境,恐慌之情和我們沒有兩樣。電視上看到意大利人推着購物車,蜂擁在超市門口等開門,真有「天涯若比鄰」的感慨。看來「居安思危」並非國人專利,到了緊要關頭,洋人也不倖免。
事實上,當有不幸的大型突發事件尤其是大災難,不論在哪個地方哪個國家,或多或少地都會引起群眾恐慌(mass panic),以及自我保護或自衛本能(self-preservation)的自然反應。因為擔心災難導致物資短缺,甚至斷水缺糧,不惜一切搶購、囤積物資,便是人類自保的自然反應之一,這和古時兩國相爭,守城一方給敵方大軍壓境時,囤糧備戰的心態一樣。1969年,中蘇關係緊張,更發生了在黑龍江珍寶島與新疆的鐵列克提邊防站的邊境衝突戰。那時,蘇聯要動用核導彈攻擊中國的說法甚囂塵上,毛澤東號召全國「深挖洞,廣積糧」備戰,果然短時間內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建成了總長度超過萬里長城的地洞網。國人有這樣的動力,除了中央號召外,戰爭威脅帶來的mass panic和self-preservation反應也應記一功。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