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在醫學期刊《刺血針》發表文章,團隊在1月22日至2月12日追蹤本港23名確診者,年齡由37至75歲,發現患者深喉唾液病毒量在病發後首周內最高,容易快速擴散造成社區傳播,建議對高危者採取感染控制措施,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何婉霞表示,目前共10名18歲以下者確診,情况穩定。早前部分兒童發燒及肺炎相對嚴重,經兒科及傳染病科醫生平衡風險後,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理想並已退燒。
加17負壓病牀7病房
醫管局昨加開用作隔離確診患者的負壓設施,增加17張病牀及7間病房,佔用率維持約五成及七成,至昨日有4人危殆需用呼吸機。何婉霞表示,不擔心呼吸機供不應求,但危殆病人需入住有負壓設施的深切治療部,對負壓病房需求構成壓力。此外,醫管局正與私家醫院商討分流病人,除了部分新生嬰兒黃疸的治療,另有預約剖腹產子、電療、癌症手術、骨折手術等。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