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民派發的可重用口罩,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負責研發,於本港及東南亞製造。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昨日說,口罩的兩個銅質層可抑制細菌及病毒。有學者解釋,氧化銅和氧氣接觸後產生的活性氧分子,可破壞細菌和病毒的蛋白質或核糖核酸,令其失去活性。
換濾芯可再用 按疫情再供應
特首林鄭月娥公布口罩名稱為「銅芯抗疫口罩+™」;英文名稱為「CuMask+™」。她說市民可稱其為「C u mask」,因為「Cu」是銅的化學符號,「亦可以將它演繹為『我很想見你』的口罩,因為是『see you』 mask」。
葛儀文在記招上解釋,HKRITA於2017年開發技術,在口罩中加入「弱磁場」,但只能清洗20次。而現時供予市民的口罩,以表面兩層含銅質層抑制細菌及病毒,中層作過濾,清洗後可重用60次,更換濾芯後可再用,創科局表示會因應疫情發展,計劃再向市民供應濾芯。葛儀文說,口罩在港研發,於東南亞及本地製造;創科局常任秘書長蔡淑嫻稱沒有工序或部件於內地進行或生產。
學者:可令病毒失活性
對於以銅抑制細菌及病毒,科大化學系理學教育助理教授陳鈞傑解釋,氧化銅是銅和氧氣化學作用產生的化合物,氧化銅表面和氧氣接觸後可產生微量活性氧分子,可破壞細菌和病毒蛋白質或核糖核酸,令其失去活性。
陳說,有不少研究指細菌和病毒接觸到銅或氧化銅表面後,在常溫約30分鐘至兩小時內失去活性,殺細菌能力可達99%;病毒方面,他舉例有實驗指出,在加入銅微粒口罩表面放有200萬顆流感病毒,6小時後只剩下500顆有活性;對比在不鏽鋼表面同樣放有200萬顆流感病毒,24小時後還有50萬顆病毒有活性。他推算銅對新型冠狀病毒亦有殺滅作用,但亦指出不同銅芯口罩的殺菌能力不同,視乎銅粒在口罩纖維中密度,若銅粒排得很疏,殺菌能力自然低。
專題系列文章
- 營氣(吸收營養)+衛氣(鞏固免疫力) 兩者失調易引發多種疾病
- 長者吞嚥困難 即食軟餐減營養不良風險 助照顧者減壓
- 八成強直性脊椎炎患者 30歲前首現病徵 水療助改善
- 秋季養生:少吹着冷氣火鍋、吃西瓜 保陽氣護脾胃 附滋陰潤燥食療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