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本港輪候換心患者數目趨增,每年約有50人等換心,但捐贈的屍心卻供不應求,去年僅得8宗心臟移植手術,是2011年後最低。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連同運用「器官護養系統」(Organ Care System, OCS)的心臟移植個案,今年暫有3宗心臟移植個案,他擔心若秋冬季本港再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令今年心臟移植個案繼續處於低位。
秋冬再爆發疫情 或無器官移植手術人手
據瑪麗醫院數字,近年本港等換心人數趨增,2009年僅5人輪候,2019年增至54人輪候。心臟移植手術宗數則未見大幅上升,2019年全年共有8宗,較2018年17宗大幅減少,亦是8年來新低。
區永谷表示,連同最新一宗運用OCS的移植手術,今年至今共有3宗心臟移植手術。他又說,今年本港面對疫情衝擊,雖然近月醫院仍能做器官移植手術,但擔心疫情在今年秋冬會惡化,大量醫護要抗疫,屆時將沒足夠人手,加上要考慮感染控制,醫院亦未必適合做器官移植手術,今年心臟移植個案數目或會繼續處於低位。
上月完成亞洲首宗移植 病人翌日除呼吸機
港島西醫院聯網引入可令屍心保持跳動的「器官護養系統」,讓心臟可在體外保存長達10小時,且以往不被採用的「邊緣功能心臟」也可用作移植。該院上月成功完成亞洲首宗運用該系統的心臟移植手術,團隊預計採用新技術後每年可增加3至4宗心臟移植個案。
瑪麗醫院上月完成亞洲首宗運用OCS的心臟移植手術,受贈者是約50歲女病人,她有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2016年診斷為雙心室衰竭,今年3月突然心室頻脈而昏厥,心臟超聲波顯示心臟嚴重衰竭,之後要依賴雙種類強心藥。至於死於中風的捐贈者年逾55歲,且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逾50%,屬「邊緣捐心者」,團隊將捐贈者的心臟擺放在OCS運送及監測超過4小時,認為心臟適合移植,最終團隊用了14個小時完成移植手術,其間心臟離開捐贈者身體時間為6小時45分鐘。受贈者術後第二日可拔除呼吸機和開始進食,預計本月中出院。
傳統方法只保存心臟4小時 OCS最長達10小時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說,傳統方法一般可保存心臟4小時,而OCS最長可保存心臟10小時。她說,使用OCS令更多心臟適合移植,預計每年可增3至4宗心臟移植。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部門主管區永谷說,OCS每部約250萬元,放置心臟的無菌箱不能重用,每個約50萬元,該院獲心臟病友互助組織「關心你的心」捐1部OCS及5個無菌箱,預計明年中完成5宗邊緣功能心臟移植手術後,再檢討成效,屆時或向醫管局申請恆常資助使用OCS。
專題系列文章
- 新一季流感疫苗接種9.25開始 涵注射式滅活疫苗及噴鼻式減活疫苗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