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視或網上節目不時邀請藝人做體能測試,看着他們笨手笨腳測試過後,稱能檢測身體「實際」年齡。舉舉手、伸伸腰,就能測出肌肉力量、關節肌腱柔韌度?若在家中照辦煮碗,又能否測出身體年齡?
註冊物理治療師表示,這些測試涉及身體多個部位的柔韌度,未能針對地檢測,準確度不高。想測出自己的肌肉及柔韌度年齡,不妨跟物理治療師做以下動作。
坊間流傳各種可估算身體年齡的「測試」,其中一招是將十指緊扣,輕微彎腰,然後雙腳逐一跨過雙手。如果雙腳都跨得過緊扣的雙手,代表你的身體很年輕;若只能讓一隻腳跨過,甚至一隻腳都跨不過,顯示身體很老邁。到底測試是否準確?
綜藝節目遊戲式「測試」欠準
註冊物理治療師蘇雅賢表示,未有科學文獻引證以上測試可反映身體年齡。她形容,這個動作猶如綜合版檢測,要同時測試後大腿肌肉及上肩的柔韌度,也講究髖關節靈活度。由於未有集中測試某一特定位置,即使做完後,也無法相應地找出需要改善的部分。

坊間還流傳另一「測試」,是雙手手肘及手掌並攏,放於胸前,然後慢慢向上升高,手肘升得愈高,代表身體愈年輕。蘇雅賢表示,此動作主要測試肩膊肌肉及身軀外側肌肉的柔韌度,但並非人人能順利完成,舉例說,部分人因胸肌巨大阻隔,難以把雙手手掌及手肘併攏,「有好多因素會影響測試,不一定與柔韌度不足有關」。
■「手握力」估算肌肉年齡
想了解自己身體狀况,蘇雅賢表示可透過手握力測試,從而估算肌肉年齡。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在2016年發表文獻,研究人員在21個國家為約12萬人做手握力測試。結果顯示在東南亞國家,年約35至40歲男性平均值為40公斤,女性為23公斤;在61至70歲群組,男性平均為29公斤,女性為18公斤。

◆手握力測試
- 手肘屈曲90度
- 緊握手握力計,保持2秒,取得結果
- 測量3次,取平均數
測試時勿看計上數值
為確保測試準確,測試時不要觀看計上數字,以免因希望達到前一次的水平,多加用力而影響結果。測量3次取平均數後,就可以對比是否符合相屬的年齡組別。
1分鐘sit-up 次數愈多愈年輕
若沒有手握力計,蘇雅賢表示可改為仰臥起坐(sit-up)測試,雖然準確度不及手握力測試,但可作為參考。躺在地板上,彎曲膝蓋,腳掌平放地上,雙手放大腿;然後上身抬起,至雙手觸及膝蓋為準。計算1分鐘內可以完成多少次,次數愈多,意味腹肌及髖屈肌的肌力及耐力愈高,肌肉年齡愈趨年輕。在18至25歲的年齡組別中,男性平均數為35至38次,女性為29至32次;在36至45歲的群組中,男性平均數為27至29次,女性平均數為19至22次。
■「坐前伸展」測肌肉柔韌度
肌力與柔韌度息息相關,蘇雅賢解釋,若柔韌度低,肌肉繃緊,肌力相應下降。「當需要發力時,要收緊肌肉才能發力,而繃緊的肌肉纖維再沒有收緊發力的空間。」物理治療師可透過檢查肌肉柔韌度,從而更準確判斷其肌力水平。如欲檢查自己的柔韌度,可參考以下做法:
◆坐前伸展測試
- 坐在地上,膝蓋伸直
- 軟尺置於雙膝中央
- 交疊雙手,中指沿軟尺慢慢向前盡量伸展,保持2至3秒
- 中指觸及軟尺數值為結果
- 重複3次,取平均數
蘇雅賢引述美國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的參考指引,指出在20至29歲的組別中,男性的平均數值為44至47厘米,女性則為51至52厘米。在30至39歲的組別中,男性的平均數值為42至44厘米,女性則為48至51厘米。
示範:註冊物理治療師翁頴桐
文:鄧安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非感冒般簡單 ! 嚴重併發症可致長期身體損傷
- 【香港基因組計劃】3類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助精準辨病因做個人化治療
-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 基孔肯雅熱首錄本地個案 病毒載量高 防護中心:有發燒、關節痛等病徵要求醫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