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截至昨午4時,本港新增28宗新型冠狀病毒個案,其中27宗為輸入個案,患者12男15女,由3至39歲,分別由印度、哈薩克及及印尼回港,大部分人無病徵,由亞博館及檢疫中心送院。餘下1宗涉及一名46歲女子,是前日兩宗輸入確診個案的家人。有傳染病專家表示家居檢疫措施一直存在漏洞,倘出現超級傳播者可致社區大爆發,籲當局應設法堵漏,重新考慮定點檢疫,否則應強制家居檢疫者的同住家人加強檢測。
美田邨女病人沒外遊紀錄 有發燒、咳嗽病徵
涉感染女子的59歲丈夫及19歲兒子於6月17日返港,接受強制家居檢疫,二人6月30日確診;3人居於大圍美田邨美秀樓。女病人沒有外遊紀錄,6月26日發燒、全身乏力和咳嗽,同日到藍田向匯景商場私家醫生陳業宏求醫;病人分別在24日及25日到大圍街市鄰近的蔬菜和鮮肉店舖及美田邨一間超級市場。
曾到大圍街市附近 求診藍田私醫
女病人丈夫與兒子均於前日(6月30日)確診,女病人亦因出現病徵同日被送往威院。衛生署沒有交代私醫陳業宏有否為女病人做病毒檢測。衛生防護中心昨透過房屋署安排美秀樓居民以及曾到訪上述地方的職員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本報記者昨到美田商場,發現只有一間惠康superstore超巿,職員着記者向公司查詢。大圍街市正在裝修,附近金輝花園有數間菜肉舖,其中一家豬肉檔負責人表示,沒接獲通知曾有染病者光顧,另一菜檔女檔主亦稱,沒收過通知附近曾有感染者光顧。
醫學會梁子超:家居檢疫存漏洞 應重新考慮定點檢疫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出,過去數月曾出現有確診個案在家居檢疫期間傳染給家人,昨出現同類個案,顯示患者返港接受檢測呈陰性,然後家居檢疫期間轉陽,並傳染同住家人,再次為家居檢疫漏洞敲響警號。梁子超表示,昨確診的本地個案,發病時間較回港家人更早,潛伏期間曾到社區活動及求醫,若該個案為超級傳播者,而近日疫情趨平穩,不少市民鬆懈沒戴口罩,就有可能出現社區大爆發,認為當局應重新考慮定點檢疫,若做不到亦應加強檢測家居隔離人士。
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昨新增個案與輸入個案有密切接觸,可追查源頭,認為毋須太擔心,只須隔離女病人已足夠。
專題系列文章
- 【精神健康】港學童睡眠時間不足 睡眠失調影響情緒及學業 中大研AI改善
- 【精神健康】專家:男士多怕尷尬 家事、壓力不願求助 籲勇敢踏出第一步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開學在即】陪伴孩子閒談減焦慮 提升學習適應力
- 日本腦炎感染至發病4至14日 港6年來首宗 患者發燒頭痛及嘔吐
- 調查:逾四成濕疹患者稱過往治療無效 港大推無副作用保濕霜 減誘發免疫反應
- 測試2款學生鞋致癌物「六價鉻」超標 消委:腳沾濕有敏感紅疹應停穿
- 衛署: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傳播模式及控制方法相同 三級應變機制亦適用
-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 無特效藥 嚴重或用類固醇(醫言有理)
- 【傳染病】結核病大揭秘:潛伏期或至數十年 預防結核病你要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