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老爸老媽看電視,音量愈開愈大?要別人大聲說話才聽得到?
聽力下降,不少長者以為是「年紀大機器壞」所致,其實疾病、耳垢都會影響聽力。聽力常見在55至60歲開始衰退,若覺得聽不清楚,就要去驗耳。佩戴助聽器雖不能減慢聽力惡化,但可以改善溝通問題,維持正常社交。
長者聽力下降,大都是內耳功能退化所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何志謙表示,聲音從外耳收集後,經過耳道震動耳膜,亦會震動中耳3塊聽小骨,傳遞至內耳。聲音的震動刺激耳蝸內的毛細胞,最後傳至大腦,使人聽到聲音。因此,過程中任何一個位置出現問題都會影響聽力。
55歲起聽力慢性退化 患者難察覺
聽力失調由不同成因所致,包括年齡增長、環境噪音、耳垢堵塞或其他疾病引發。何志謙表示,慢性退化可以經歷5至10年的時間,由輕度失聰開始漸漸惡化。很多病人都察覺不到這個問題,大多是身邊的家人留意到,例如把電視機的聲浪愈開愈大,或要求身邊人不斷重複說話等,都是慢性退化常見的情况。但聽力失調不是長者獨有,近來多了年輕一輩出現聽覺和耳鳴問題。他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隨身音樂播放器普及,當一個人從學生時代上學、放學坐車聽歌,一日聽大約兩小時,如果音量太大,久而久之,聽覺便開始有問題。另外,在高噪音的工廠、地盤工作而沒有做好聽覺防護措施,亦會加速聽力退化。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