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第三波疫情再添亡魂,一名牛池灣彩輝邨86歲男住客,雖經治療後一度好轉,但其後併發肺炎,住院逾一個月後離世,累計72名新冠病毒患者死亡。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第三波疫情中80歲或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達25%,70至79歲亦有6%,呼籲與長者同住的貨櫃碼頭員工要特別小心。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曾好轉變陰性 聯合老翁併發肺炎亡
離世的86歲牛池灣彩輝邨男住客(第1767宗),7月14日因發燒入院治療,其後確診,治療後病情好轉和病毒檢測呈陰性,衛生署於7月28日解除其隔離令,但病人因併發繼發性細菌性肺炎而要繼續留醫,病情反覆,延至昨凌晨零時8分在聯合醫院離世。
連同上述個案,本港新冠疫情累計72人死亡,平均年齡81.9歲,94.4%為70歲或以上,至少84.7%有長期病患。第三波疫情多間長者院舍爆疫,最少24名院友死亡,其中兩大院舍感染群組港泰護老中心和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受感染院友的死亡率分別23.5%和31.4%。
籲碼頭工小心傳染同住長者
何栢良昨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指出,第三波疫情中,80歲或以上患者死亡率達25%,70至79歲為6%;有10多宗死亡個案涉家庭、酒樓餐廳聚會。他說本港長者人口比例高,「由得佢(病毒)喺社區好耐唔斷尾,會有好多家庭群組」。他提醒與70歲以上長者同住的貨櫃碼頭員工要特別小心,「就算做咗檢測都係唔穩陣」,有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傳染長者。
專題系列文章
- 【DSE放榜】投身醫護實務工作 由物理治療助理起步培訓
- 肺炎球菌可引致肺炎、腦膜炎、敗血症…接種疫苗知多啲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
- 【腦癇症】機械臂微創手術確認癲癇病源 免開顱更精準 手術時間減半
- 【罕見病】子7歲確診杜興氏肌肉營養不良症 活動能力漸失不自怨 母:他是我老師
- 【Monday Blues】研究:在職與否焦慮星期一引發皮質醇高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風險
- 【躁鬱症】研究:鋰劑可安全應用於躁鬱症治療 副作用發病率低
- 中風病人無法吞口水 以「內窺鏡吞嚥練習」 兩月可拆胃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