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原定首階段為期7天的全民檢測,今起延長4天,至昨日檢測量及預約人次均約119.7萬,完成檢測樣本累計85.6萬個,即日均檢測12.2萬個,未達實驗室每日檢測30萬個的聲稱。至昨日全民檢測累計揭16宗新症,當中11宗源頭不明,涉6條傳播鏈。有專家認為全民檢測除找到個案,亦揭示目前追蹤漏洞、私家醫生警覺不足等問題。
10患者曾有病徵 5求醫不獲檢測
全民檢測至昨累計發現16宗新症,當中昨新增5宗;整體有11宗源頭不明,涉及6條傳播鏈(見圖)。有10名患者曾有病徵,當中5人求醫不獲安排測試,包括與外傭同住的年老夫婦。被衛生防護中心形容有「小型爆發」的大圍交通城內外均有傳播鏈,首名61歲患者(第4824宗)於6樓維修汽車,病發前曾與其後確診的保安及6樓員工交談。另一人曾到6樓倉庫;當中保安員的妻子經全民檢測確診,其後追蹤到丈夫與管理處其他人員互相傳染,當中再有一人傳予家人。
張竹君:可透過接觸追蹤截斷傳播鏈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稱,昨公布的4宗源頭不明個案均由全民檢測找出,可透過接觸追蹤截斷傳播鏈,否則每日確診的全是有關連的個案,有可能造成假象。張竹君補充,一兩宗個案都可能引起爆發,呼籲市民即使病徵輕微亦要求診,但明白基於上班、自覺病徵不明顯等,市民未必會求醫,而全民檢測提供測試機會。她重申本港另有私家醫生、普通科門診派發樣本瓶、高危群組檢測等渠道。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