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都市人生活緊張及壓力大,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經過忙碌的一天,終於可躺到牀上休息,卻在牀上輾轉「眼光光」,望着鬧鐘已是凌晨2時、3時,想到明天要早起上班,心中愈是焦急卻愈難入睡。

失眠只是眾多的睡眠障礙之一,醫學界目前所知的睡眠障礙已超過80多種,當中部分成因不明,亦有部分由其他疾病、痛症、情緒問題或藥物引致。一般而言,有睡眠障礙人士通常會經歷以下情况:
- 難以入睡:在牀上久不成眠,每晚需半小時以上甚至數小時才能睡着
- 無法沉睡:容易入睡卻無法深睡,持續處於淺睡狀態,半夜易醒來
- 早醒:比慣常起牀的時間早醒,醒來後無法再入睡
- 日間嗜睡:晚上可正常入睡,但日間起來仍經常感疲倦及渴睡
如果情况持續3個月、每星期有3晚,便可界定有睡眠障礙。若情况已影響日常生活,便應求醫。
睡眠問題可對身、心、社、靈帶來嚴重損害。睡眠不足可影響新陳代謝功能及免疫系統,例如令血糖、血壓及膽固醇等「三高」惡化,胰島素分泌不足會令血糖升高,亦可引致腸胃功能失調,一些敏感症例如哮喘、鼻敏感等亦會加劇。睡眠問題也會增加患抑鬱症、焦慮症的風險。
工作壓力、睡前玩手機可致失眠
睡眠問題的成因可謂五花八門,包括工作及精神壓力,睡眠不規律打亂生理時鐘,睡前常玩手機或用腦亦可影響睡眠質素。生理方面,甲狀腺亢進可令人亢奮而失眠;部分藥物例如用於通鼻塞的麻黃素令人較難入睡;關節炎或頭痛等慢性痛症、胃灼熱等腸胃不適、抑鬱和焦慮等都可影響睡眠。阻塞性睡眠窒息症亦是常見成因,患者本身呼吸道狹窄,睡覺時舌頭下墜阻塞氣道,繼而缺氧,令睡眠變差。
家庭醫生透過詳細問症及檢查,辨別睡眠障礙成因,再對症下藥。若問題較輕微,可透過「睡眠衛生」建議及處方安眠藥等協助患者。若睡眠問題有更深層原因,可根據需要尋求耳鼻喉科、呼吸系統科、精神科、臨牀心理學家等協助,為患者提供跨專科及跨專業護理。
監察睡眠 記錄交感神經狀態
此外,現時有便攜式監測儀器,可讓患者睡覺時佩戴在手指,記錄睡眠期間自主神經系統狀態,若發現交感神經較為活躍,可能反映睡眠時處於較緊張狀態;此外,儀器也可監察血含氧量水平,若發現睡覺時血含氧量突然下跌,便有可能是睡眠窒息症徵兆。醫生利用這些數據作為參考,再評估是否需要為患者安排詳細的睡眠測試。
文:趙志輝(香港中文大學醫務中心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腹痛勿掉以輕心 緩解婦科腹痛有法: 按穴+心情調節
- 怎樣才達到高強度運動?HIIT刺激神經再生、改善心血管健康 中風患者可做?
- 網球肘有徵兆:握拳、提重物、轉動門把疼痛加劇 前臂負重增風險
- 逆齡抗衰老要三管齊下?認識「生命時鐘」:染色體端粒 控制細胞衰老
- 水中太極怎樣做? 全身運動兼練氣 「耍」走呼吸道疾病
- 需要補鈣嗎?更年期、骨質疏鬆病人怎樣吸收鈣質?鈣片會致腎石嗎?
- 被踢出FDA健康名單:白麵包、乳酪、早餐穀物中添加糖是「元兇」?哪些食物符合新標準?
- 【匹克球】pickleball集網球×羽毛球×乒乓球 訓練心肺手眼協調
- 胃氣從何來?哪些食物易在腸胃內產生氣體?消化健康注意9個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