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名譽講師趙晞揚在本報撰文表示,新冠病毒的基本繁殖率由原始株的2.5增至Delta變種的7,復必泰疫苗有效率下降至約88%,推算要約97.4%接種率才能達到群體免疫;以科興疫苗對Delta有效率約60%推算,達群體免疫之門檻為142.9%接種率,因此本港所需的疫苗接種率介乎97.4%至142.9%。文章指出,變種病毒讓群體免疫「幻想破滅」,逾100%接種率「驟眼看似違反常理」,但反映群體免疫門檻大幅提高,「變成一個無法達到的空中樓閣」。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BioNTech輝瑞:接種疫苗後6個月免疫力減弱 有需要補打第3針 正研發針對Delta變種病毒疫苗
袁國勇等撰文提4建議 90%人口接種仍需戴口罩、打流感針
Delta變種病毒傳播力高且影響疫苗有效率,引發與病毒共存的討論。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人於本報撰文指出,變種病毒令群體免疫的幻想破滅,「變成一個無法達到的空中樓閣」,本港接種率要介乎97.4%至142.9%才可達免疫屏障。他說,重開邊境及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前須確保所有適合打針者均完成接種疫苗,他日全民完成接種,才能深入討論共存方針,否則很難深入討論下一階段的策略。
清零非為撲殺新冠病毒 爭取時間全民接種
文章續指出,一宗輸入個案漏網就能出現大型社區爆發,本港現需維持圍堵清零策略,這不是為撲滅新冠,而是爭取時間為全民接種疫苗。若香港不及早開關,恢復經濟活動,則無法生存,現應盡快接種疫苗,讓大部分市民有一定程度免疫力,降低病毒殺傷力。文章又提出4項建議,包括:
1. 已打針及驗出抗體者,隔日驗核酸可減檢疫;
2. 參加宴會、健身、舞會、中學授課等,須出示疫苗證明;
3. 學校、宴會廳等要改善鮮風流量;
4. 即使90%人口打了針,仍需戴口罩,且要打流感針,以防反彈。
文章最後指出,他日全民完成接種疫苗後能深入討論共存方針,但接種率低,很難深入討論下一階段的防疫策略。
相關文章:清零共存 二策輪替不相悖 全民接種 一鼓作氣終大疫(文:龍振邦、趙晞揚、袁國勇)
星改共存策略 林鄭:接種率高於香港
就新加坡等國家現採取「與病毒共存」策略,香港會否考慮讓接種者免檢疫入境?特首林鄭月娥昨日回應稱,新加坡接種率高於香港,而香港未達令人放心的接種率。
她說「清零」與「與病毒共存」策略並非絕對,會持續監察作最好決定。她說要為香港建立雙屏障,在外防輸入做到滴水不漏,且提升接種率讓社區有保護屏障。
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昨在商台《晴朗的一天出發》稱,除非有醫學原因不宜接種,「每一個人都應該接種疫苗」,這是回復正常生活的唯一方法,但現時接種率遠不足夠,「現時這階段說與病毒共存,大家不用指望會有正常生活」。據昨晚公布數據,本港首針接種率佔可接種人口59.1%。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飛蚊症=視網膜脫落?留意「飛蚊」4個變化 或響警號即求醫保視力
- 鼻竇炎6症狀可同時出現 急性慢性治療有分別 洗鼻改善鼻塞
- 【前列腺增生】尿頻、夜尿、小便乏力 以為「屙慢少少」不理會 可招腎衰竭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
- 高血脂症:肥胖不愛運動、嗜肉甜食 治療3招:健脾胃益氣除痰濕 須節制飲食
- 【偷竊癖】無法控制偷竊衝動藉以釋放壓力 事後感自責羞恥致惡性循環
- 心房顫動:心跳速率力度紊亂致心臟顫抖 中風機率增5倍 了解「脈衝場消融術」
- 腰背痛未必勞損般簡單 椎間盤、骨折、脊椎問題需治療復康並行精準診斷早日紓緩痛症
- 偏頭痛、年輕無三高突然中風 病因不明 或心臟卵圓孔未閉
- 留意體脂磅6個指標:BMI、內臟脂肪、肌肉分佈、體內年齡 數字反映健康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