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香港都有超過 2,000 名器官衰竭病者及其家屬焦急地等待器官移植(表 1)。雖然許多人都想藉着登記身故後捐贈器官的意願來支持器官捐贈,但有些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年齡或健康狀况而猶豫不決。事實上,支持器官捐贈是一個善舉,每個人,不論年齡、背景和健康狀况,都可以藉此重燃別人的生命。
相關文章:【矯視技術】LASIK或SMILE?最新激光矯視技術知多啲 深近視、老花、散光患者注意
器官捐贈無年齡限制
一些長者誤以為只有年輕人才能在身故後捐贈器官。事實上,一般而言,器官捐贈並無年齡限制。由初生至75歲的人士普遍適合捐贈器官;至於各種組織的捐贈方面,眼角膜為80歲以下,長骨由16至60歲,皮膚則為10歲或以上。
另一方面,年輕人可能認為他們還年輕,所以不用考慮器官捐贈。事實上,合適的器官捐贈者大部分都是因意外或急病而身故的。如果死者在生前沒有把捐贈器官的意願以文字記錄下來,也沒有向家人有所表示的話,最終也難以達成捐贈器官的意願,所以即使是年輕人都可以考慮捐贈器官。
每位市民都可以登記捐贈器官的意願
患有慢性疾病或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人士亦可能有所顧慮。其實大多數人士,包括腫瘤未擴散的腦癌病人,都可於身故後捐贈器官或組織。雖然一般癌症患者不適合捐贈器官,但他們仍可於身故後捐贈眼角膜。負責移植的醫療小組會先評估每名捐贈人士的情况,然後才決定他們的器官是否適宜使用。
11月13日齊響應器官捐贈日
今年11月13日是器官捐贈日,衞生署將以「齊登記 齊分享 齊推廣」為主題,舉行一系列宣傳活動,包括於不同社交平台呼籲市民在「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登記,把意願告訴家人及鼓勵親友支持器官捐贈。市民可以透過「器官捐贈 3S」響應器官捐贈日:
相關文章:濕疹vs.蕁麻疹 成因、徵狀、治療不盡相同 找出致敏原 有望跟皮膚敏感說拜拜
․ Sign-up 登記意願
你可於「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網站(www.codr.gov.hk)登記你捐贈器官的意願,或填妥經下載或索取的器官捐贈宣傳單張內的登記表格後,寄回或傳真至衞生署。
․ Speak-out 告訴家人
當病人去世後,醫護團隊需要得到家人同意才能進行器官捐贈手術。因此,把你的意願告訴家人至為重要。你可以善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機會,例如看見有關器官捐贈的新聞或宣傳片時,與家人展開討論。
․ Spread-out 傳播希望
鼓勵你身邊家人朋友支持器官捐贈,一齊登記捐贈器官的意願,重燃別人的生命。
表 1:醫院管理局器官/組織移植等候人數
器官/組織 | 等候人數(截至30.6.2021) |
腎臟 | 2320 |
肝臟 | 69 |
心臟 | 77 |
肺臟 | 22 |
眼角膜 | 248 |
文:衞生署健康促進處周瑋琛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胸口痛心臟亮警號? CTCA驗心血管?優點與風險知多啲
- 膽管結石或腫瘤可致膽管閉塞現黃疸、小便茶色症狀勿輕視
- 3類常見心臟病未必會「心痛」?年輕人也確診?健康護「心」兩件事
- 中大醫院「分娩與母乳餵哺」講座迎接新生命 享受育兒旅程
- 「眼紅紅」莫非紅眼症作怪 病毒性結膜炎傳染力強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牙周病】細菌毒素可入血管 增心臟病風險 注意口腔衛生避攝過多糖分酸性食物
- 快測產品五花八門 檢測唾液、鼻液、尿液、糞便可自行「診症」?臨牀診斷不能取代
- 睡眠四大任務 失眠後補眠沒用?「鬼壓牀」深層睡眠所致?解救失眠7個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