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9日)表示,第一至第四波曾染疫者中約有900多宗個案,屬二次感染,另近日有兩宗二次感染,兩人均無旅遊史,包括去年7月打兩針復必泰疫苗的29歲男子,他今年2月28日核酸檢測呈陽性,當時Ct值(Ct值愈高,病毒量愈低)達17至18,5月底再確診,Ct值則為27至28,全基因分析發現兩次感染均涉BA.2.2,但病毒株並不相同,故屬二次感染。另一個案為26歲女子,因醫療問題未打針,2月底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其後於5月底核酸檢測呈陽性,Ct值為20至22,與BA.2.2的群組個案有關。張竹君指出,暫時二次感染屬少數,隨時間增加,當然有可能出現二次感染。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曾染疫者即使再感染,應僅有輕微病徵。
前四波染疫 900人第五波再中招 兩個案今波二次感染 梁子超料二次感染病徵輕微
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目前有逾120萬人染疫,衛生防護中心表示,當中約900多宗個案於第一至第四波曾染疫,屬二次感染,並有兩宗個案在第五波兩度感染,二人均於2月染疫,3個月後再感染。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本港首四波約1.2萬人感染,與第五波相隔較長時間,第五波涉新變種,暫僅900多宗二次感染,料致大規模爆發風險不大,曾染疫者即使再感染,應僅有輕微病徵,至於未來高危人士以至一般人需否再打針,則要視乎病毒變化,如病情是否變得極輕微。
相關文章:【新冠康復者】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實施 關於兒童、成人、長者、康復者未或已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 注意康復紀錄二維碼有效期6個月
檢疫酒店員工疑染BA.4或BA.5
另外,繼早前有機場停機坪人員感染BA.5,再有46歲女子疑染BA.4或BA.5,她於麗豪航天城酒店任兼職,負責於3至7樓向檢疫者派送物資,工作時會戴口罩、面罩和手套,6月6日例行檢測呈陽性、翌日發病。她居於東涌逸東(二)邨德逸樓,6月4日曾與朋友到東涌的大頭蝦南風海鮮酒家用膳,該食肆將納入強制檢測名單。
本港截至昨日累計有23宗BA.4輸入個案以及35宗BA.5輸入個案,本地個案暫只有上述機場人員。張竹君表示,中心相信患者在酒店感染,將對比患者與住客的基因排序。
張竹君:外地經驗未增重症及死亡
張竹君指,暫未能預測BA.4或BA.5在社區傳播風險,惟外地經驗顯示其傳播力較高,但未有增加重症及死亡。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認為,只要新冠疫苗接種率高,面對Omicron同源病毒,料染疫者多病情輕微,不必擔心。
高危人士需否再打針 梁子超:看病毒變化
至於BA.4或BA.5,梁子超認為兩者與本港流行的BA.2.2有一定差別,惟按南非經驗,即使出現新一波BA.4或BA.5疫情,仍遠低於當地剛傳播Omicron時的規模,風險不算太大。他指從事入境工作者有別於機組人員,不設閉環管理,要特別小心,當局可考慮加密核酸檢測,若有酒店住客確認涉變種病毒,便應盡快安排入隔離設施,避免留在酒店增加員工風險。
相關文章:【全民快測】快速檢測採樣9點要注意 呈陽性怎辦?隔離期怎樣計算?染疫者5個問題你要知(附短片,更新4月7日)
新冠陽性再增11宗 疑為BA.2.12.1個案
本港今(10日) 新增672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包括291宗核酸陽性及381宗經覆檢快測陽性個案。至於懷疑Omicron BA.2.12.1個案就增11宗,部分為源頭不明個案,包括一名49歲男子,居於將軍澳維景灣畔12座;一名居於屯門中心大廈的47歲男子;居於青山公路恆順園的一家三口;一宗個案居於灣仔高華大廈;另一宗個案為一名68歲女子,居於何文田邨適文樓,為早前圍封強檢時發現,但同座其他陽性個案並非感染Omicron BA.2.12.1。
其餘個案則與早前個案相關,包括一對居於將軍澳和明苑和暉閣的84歲及86歲的夫婦;一名居於何文田ONE HOMANTIN的10歲男童,家人早前確診,餘下一宗個案則為一名居於太古城翠湖台鄱陽閣的40歲男子。
3間酒吧患者病毒基因分析相似
酒吧群組方面,酒吧「Shuffle」增加3宗個案,累計113宗。衛生防護中心調查後發現1名染疫者曾到過「Shuffle」及另一爆疫酒吧「Iron Fairies」;2名患者曾到過「Iron Fairies」及另一爆疫酒吧「LINQ」;2名患者則先後到過「LINQ」及「Shuffle」。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3間酒吧患者的病毒基因分析相似,有機會因染疫個案「來來往往」傳播所致。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