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兒童:器官移植需配對受贈者與捐贈者的血型、人類白血球組織抗原(HLA)、器官大小等,以提升移植後存活率;而對於兒童患者而言,「成人捐贈的器官,就算血型、組織抗原脗合,但(器官)太大,也不適合小朋友」。
高HLA抗體、移植排斥風險較高的人:移植前,病人必須接受HLA檢測,如果受贈者與捐贈者的HLA脗合度愈高,移植器官後出現排斥反應的機率就愈低。但一些曾多次輸血、懷孕或接受過器官移植的病人,他們體內或有較高的HLA抗體,較容易對捐贈者器官出現排斥反應,因而在配對器官時難度較高。
病情危急病人:如果沒有器官移植就會很快死亡,例如是急性心衰竭或急性肝衰竭患者。
(Sewcream@iStockphoto/明報製圖)
單一地區捐贈器官 配對成功率較低
以肝臟為例,港大外科臨牀教授、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陳智仁指,醫學上沒有一種有效外置機器可以維持肝臟功能,肝衰竭病人只得換肝一條路。當乙型肝炎患者面臨急性肝衰竭,有的可能危急到只剩下1星期黃金治療時間,「若錯過了,出現自身器官衰竭或感染,移植成功率大大降低」。而肝癌患者病情亦會隨時惡化,導致不符合肝臟移植資格,最終被剔除出輪候名單。所以對這些患者而言,器官移植是刻不容緩。
何繼良指,「受制於單一地區的人捐贈器官,配對成功機率就會低很多;如果能夠增加pool size,愈多地方加入這個pool,pool size愈大,能夠配對這些特別需求(的器官)就會愈多」。
何繼良(張淑媚攝)
把握器官移植黃金時間 香港曾兩次捐肝給台灣
香港器官輪候名冊大排長龍,會有多出器官捐予內地嗎?翻查資料,過去香港曾試過將器官捐贈予其他地區,何繼良舉例指,「(2010年)香港瑪嘉烈醫院有個AB血型的肝,因只可以給AB血型的人,香港沒有人適合,那時捐予台灣高雄長庾紀念醫院」;另一次發生在2016年,同樣是將AB血型的肝臟捐予高雄長庾紀念醫院。而在1999年,本港亦曾接受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捐贈的肝臟,拯救一名的士司機。
何繼良表示,因現時未有正式機制讓香港與境外醫療機構分享遺體捐贈器官,每次出現有關個案,都需由人體器官移植委員會按情况審批,比如個案有無牽涉器官買賣。每次召集委員開會、安排運輸、處理器官過境等都需一定時間,「器官移植有黃金時間,肝、肺、心等不可以等太久,如果有恆常機制,所有程序很清晰,就可以盡快安排」。
爭分奪秒——器官有「保用限期」,從捐贈者體內取出器官後,需要經過一系列程序及運輸,很容易超過保用限期。(設計圖片,aydinmutlu@iStockphoto)
相關閲讀:腎病患者要戒口?控制蛋白質、鈉質攝取量 減腎臟負荷
器官有「保用限期」 肝臟僅存活6小時
陳智仁表示,器官有「保用限期」,從捐贈者體內取出器官後,需要經過一系列程序及運輸,很容易超過保用限期,如從偏遠地區運送來的器官,質素可能已經變差,移植後或無法運作。以肝臟為例,從離開人體,即是將血液供應切斷那一刻,肝臟就處於缺血狀態,肝細胞開始受損,最多只能存活6小時,「超過6小時,肝細胞受損程度太嚴重,就算重新供血,肝細胞有可能未能恢復,未必百分百改善肝功能」。基於以上情况考慮,器官交換局限於大灣區或華南地區比較實際可行。
何繼良則認為,整個機制最困難是獲得市民理解和支持,他建議,要清晰制訂器官分配制度,如計分方法、執行方法等,並增加透明度,加入不同界別人士監察;除了醫生和移植相關組織,還可包括非政府組織和獨立人士如律師、專業人士等,「整個制度涵蓋不同界別的人,就不會出現黑市運作,可減少市民的擔心」。
陳智仁(受訪者提供)
知多啲:港接受腦死捐器官
器官捐贈者大致分兩類,一類是腦幹死亡捐贈,第二類是心臟死亡捐贈。
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陳智仁表示,每個地方都有不同接受器官捐贈者的準則,香港接受腦幹死亡捐贈器官,而內地及歐洲多個國家,均接受腦幹死亡或心臟死亡的器官捐贈。
醫學上,腦幹死亡只代表腦部中央系統失去功能,但其他器官包括心臟仍可正常運作,當家屬同意捐贈器官,就可立即安排捐獻手術。而心臟死亡的捐贈者,醫學上就需要捐贈前做多一點醫療程序,當心臟開始停頓時,要利用機器及藥物維持血壓,保持血液有足夠的含氧量供應其他器官,以確保移植後器官能繼續正常運作。
腦幹死亡——腦幹死亡以各項客觀指標判斷,當醫生確認捐贈者死亡,並得到家屬同意,便可立即安排移植手術。(設計圖片,M Stock@iStockphoto)
外國經驗:歐跨境器官分配 首按病人急切排序
歐洲早已實行跨境器官分配。香港器官移植基金會創會主席何繼良指,歐洲主要有3個組織處理跨境器官分配,當中最大是South Alliance for Transplants,由法國、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士組成,捷克以觀察員(observer)身分加入,涵蓋2億人。其次為Eurotransplant,成員國有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德國、匈牙利、盧森堡、荷蘭和斯洛文尼亞,約涵蓋1.37億人。Scandiatransplant由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和愛沙尼亞組成,涵蓋約3000萬人。
以Eurotransplant為例,去年處理6454宗遺體器官移植個案。截至去年底,有13,276人輪候器官移植。Eurotransplant在成員國設立多個24小時移植中心,全天候待命;組織會按病人急切程度來排序,並由中央系統以演算法制訂器官配對名單。器官分配分為3層:
第一層:成員國內最急切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
第二層:捐贈者所屬國家內的病人
第三層:成員國內其他病人
另外,組織同時與17個國家簽訂協議,如果成員國內沒有適合的病人,就會將器官移送至協議國。
當有器官捐出,組織就會聯絡名單上首名和次名病人所屬的移植中心,當配對成功,捐贈者所在的醫院和移植中心就會聯繫,同時着手安排器官運送,如涉及跨境器官移植,或會經直升機或飛機運送。
相關閲讀:胸口痛、呼吸困難 冠心病作怪?小心非典型徵狀易延誤治療
針對有特殊需要病人
去年Eurotransplant有21.6%器官編配予非捐贈者所屬國家的病人,組織網頁指出,跨境器官移植主要針對有特殊需要的病人,包括兒童、急性器官衰竭、病情複雜等,這些個案中近半器官都來自其他國家,以兒科病人為例,47.3%受贈者器官來自其他國家。
文:張淑媚、陳真紀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