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頸痛對於辦公室工作和經常久坐的人十分常見,肩頸肌肉因為勞損而繃緊,導致頸痛、上肢麻痹,甚至頭痛。但頸痛成因除了源於肩頸肌肉繃緊,其他部位如胸椎轉動幅度或腰背柔軟度欠佳,亦會影響肩頸結構,從而引發疼痛。
什麼是身體「代償」?腳踝扭傷或致肩頸痛肌肉繃緊
正常脊椎有生理弧度,頸椎及腰椎會稍為向前凸,胸椎則會向後凹,形成「S」形,均勻地承托頭部及上身重量。當腰椎或胸椎繃緊,令脊椎生理弧度增加或減少時,可導致肩頸肌肉繃緊,令頸椎更難做到轉動、向前向後等動作。
由於頸椎位於身體較高位置,頸椎關節及周邊肌肉容易受較下關節的扭轉或繃緊影響。當下肢因為舊患(如足踝扭傷、膝關節炎等)影響而出現異常,上身需要適應,因而出現關節錯位。舉例說,有病人曾因為右腳踝扭傷,令腳踝不能內翻,右腳重心會稍為外傾,令下肢向右旋轉,基於我們習慣保持視線向前的原因,膝或髖等下肢關節、腰、胸椎,甚或肩膊就需要向左旋抵消腳踝扭傷的影響,這就是身體「代償」。如果肩頸是主要代償的位置,肩頸肌肉就會變得繃緊而出現頸痛。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