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夏天養陽 出汗過多傷心損氣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近日很多人都病倒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做好養生,當天氣變化起伏時,身體對外界調節的能力不足導致。養生很注重節氣,夏季節氣是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黃帝內經》提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生長陽氣」是夏天養生的重要方向,夏季把陽氣長好,就連秋冬季節都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此為四時養生。

夏季,自然界呈現一派繁榮景象,陽氣旺盛。《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心與夏季相應,夏季養生重在養心及養陽氣。

夏季天氣炎熱,同時地之陰氣始升,地上濕氣與天上熱氣交蒸,亦容易形成濕熱性疾病,如腸胃炎、痢疾等脾胃疾病。

夏季養陽氣是一個很重要的養生原則,人體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夏天皮膚腠理會處於開泄狀態,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通過排汗使人的體溫達到平衡。排汗液過多,除了傷陰之外,亦會耗損陽氣;加上很多人喜歡喝凍飲、涼冷氣「消暑」,所以夏季人體的陽氣容易不足。

大汗淋漓 可致心悸失眠

出汗是調節體溫的其中一個功能,夏季天氣炎熱,微微出汗能夠調和營衛,氣血調暢;但經常大汗淋漓,會造成陰陽兩虛的狀態。中醫有「陽加陰謂之汗」之說,即是汗由津液所化生,除了水分之外,裏面亦有其他有用物質。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不僅會耗津傷血,還能傷及心陽,導致氣血兩傷、心失所養,出現心慌、心悸、疲倦、氣短、乏力、失眠、口渴等徵狀。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逆之則傷心。」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主陽氣的推動,氣血的推動主要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既能溫養內臟,亦能調節汗液及津液。四季中夏季屬火,火氣通於心,陽氣盛會容易令人煩躁不安,所以精神的調養十分重要,切忌大怒大喜,要保持心境愉快。養心,要靜養,便能陰中求陽,水火互濟。

夜卧早起亦是養心的重要方法,心藏神,心主神明,若能跟着太陽走,晚睡早起,順應陰陽變化,定能做到精神爽利,精力充沛。

運動後 忌即冲凍水涼

夏天氣溫正高,很多人都十分貪涼,雖能享一時的涼爽,卻不知道傷害了體內陽氣,影響了健康。夏天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鍛煉身體,將體內濕氣排出,但不少人運動後會即時用冷水降溫。人體溫度調降是需要時間適應,運動後毛孔疏鬆,一下子冲凍水涼會使寒邪進入體內,損傷陽氣。

另外,運動後也不要馬上吹冷氣,因為這樣做容易引起感冒。運動期間要多飲水,補充足夠體液。夏天氣溫炎熱,易出汗,汗為心之液,所以運動不需過度劇烈,同時避免中暑。

炎熱的夏季,凍飲是人們最常用的消暑方法,因為感覺清涼舒服。亦有很多人夏天胃口不佳,於是捧着一大個冰凍西瓜吃。但是,夏季人體的陽氣呈向外散的趨勢,體內陽氣比起其他時期相對不足。

這時,如果進食過多生冷食物,除了損傷腸胃,導致肚痛及腸胃不適,也會對人的陽氣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寒氣積累下來,體內陽氣更虛,秋冬季容易生病。

凍飲傷脾胃 傷陽更易倦

陽氣對身體健康十分重要,要防止疾病來襲,必須要戒凍飲。如果你重視體內陽氣,請戒清所有冰飲凍茶,這是身體健康的一大關鍵。凍飲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直接降溫的快感卻每日慢性地損傷了脾陽,脾胃運化功能變差,內濕便日漸加重,濕為陰邪,易傷陽氣,身體更見疲倦。

文:鍾啟福(註冊中醫)

圖:資料圖片

編輯:蔡康琪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515/news/_15YG016_.jpg寒涼飲食——夏天陽氣外散,若進食過多生冷食物或凍飲,容易出現肚痛及腸胃不適,而累積寒氣更會導致秋冬季時容易生病。(資料圖片);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