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變多 小心子宮肌瘤 變惡性腫瘤機率有多少?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50歲的陳女士,自從30歲生過兩個孩子後,再沒有接受婦科檢查。最近她發覺月經量變多,而且睡覺時感覺有一個球狀物體在下腹凸起來,擔心得了癌症,因此預約婦科醫生檢查。醫生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子宮肌瘤引起。究竟子宮肌瘤是什麼呢?(編按:子宮肌瘤成因仍不明確,但這種常見的婦科病,大多屬良性,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低於千分之五,但要注意肌瘤大小及位置有可能影響生育……)

子宮肌瘤徵狀:月經量過多 或有經痛 變惡性機率低於千分之五

子宮肌瘤,又名子宮纖維瘤,多出現在中年婦女身上,是十分常見的婦科病。大部分子宮肌瘤是良性,且生長緩慢,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機率低於千分之五,很少致命。子宮肌瘤成因尚不明確,但有研究顯示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分泌有關,例如服用含有雌激素藥物如避孕丸,以及肥胖、壓力等,均可能影響雌激素分泌,增加患子宮肌瘤的風險。

子宮肌瘤患者大多沒有病徵,通常在照超聲波檢查時發現;常見病徵包括月經量過多,少數患者可能會有經痛。如果子宮肌瘤很大,可能會引起腹痛,甚至腹部隆起。如果肌瘤壓着膀胱則會令患者有尿頻的感覺。此外,肌瘤大小及位置,也可能影響生育。懷孕時,子宮肌瘤可能會增長,容易引致流產或早產,亦可能引起腹部劇痛或胎位異常。

月經量變多 小心子宮肌瘤 變惡性腫瘤機率有多少?
子宮肌瘤是十分常見的婦科病,病徵包括月經量過多、經痛等。(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個案無關,baona@iStockphoto)

影響生育、壓附近器官 或需割除

由於子宮肌瘤是良性,且大多數情况下無徵狀,通常毋須手術切除。一般而言,醫生會視乎患者經期有否受到影響,決定需否服藥減少經量及經痛。如果月經未受影響,可以等待收經後,讓肌瘤慢慢縮小。然而,如果婦女因子宮肌瘤而導致月經量過多、嚴重經痛,且藥物無法控制;或肌瘤大小和位置影響生育、壓着附近器官等,則可能需要做手術。

手術切除肌瘤 仍有復發風險

肌瘤即使割除,也有復發風險,因此若患者沒有生育的打算,可以考慮割除整個子宮,以杜絕復發的可能。除了手術切除外,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如荷爾蒙療法、子宮動脈栓塞手術和較新的HIFU等,至於採用哪種方法,則要視乎子宮肌瘤的大小、數量及病情等決定。

聽完醫生解釋,陳女士放下心頭大石,決定先服用藥物減少經血流量,再觀察情况才決定是否需要做手術。

文︰張皓華[廣華醫院婦女健康普查部(婦女保健)醫生]

(醫學滿東華)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