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經過程,由於血肉之軀先天的局限,生存、疾病和衰老如影隨形,伴隨終生,所有人都受到這一規律的限制。醫生的天職是救傷扶危,協助病人與病魔搏鬥,但就算醫術再高明,面對死亡的大限,也總要心懷謙卑。無論醫療科技多麼先進,都必須承認科學的局限。最後到了回魂乏術的時候,我們又應該怎麼做?
兩修女畢生助貧病人士
兩位先後獲頒港大名譽博士的天主教修女以她們畢生言傳身教,道出醫護同工濟世之心。
2016年封聖的德蘭修女(Saint Teresa of Calcutta,圖)於1950年創立仁愛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此後在全球多個貧困地區,為最受社會忽略的邊緣族群提供醫護服務。她們服侍的對象大多身處缺乏醫療建設的落後地區,即使當地老百姓也無法獲得適切的治療,更何况愛滋病、痲瘋病患者和先天殘障的嬰孩等被社會遺忘的人?當現實環境令病患和照顧者感到無助和絕望的時候,往往是德蘭修女和她的傳教士為患者的不幸人生提供了撫慰,燃點了希望。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