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世衛:65歲以上每周2天中或高強度肌肉訓練
「長者需要健身,只是形式與年輕人不同。」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立新說。長者常見的中央肥胖、肌少症等問題,都能靠健身改善,有氧運動能消脂,負重訓練則能增強肌肉力量及體積,甚至改善骨質疏鬆,「準確而言,長者應做抗地心吸力的運動,例如跑步時,腳與地面對抗,是一種以地心吸力為阻力的運動;游泳的阻力訓練主要源自於身體與水的阻力對抗,水的阻力不及地心吸力強,故對改善骨質密度的效果較遜色」。
陳引述世衛建議,65歲及以上長者每周至少應做2天中或高強度肌肉訓練,然而強度因人而異,「每組完成時有點累及吃力,過一兩日便回復,代表強度適中」。他同時建議,長者恢復能力較慢,故訓練間隔至少要有一天。
Dora經常游說「登六」的朋友健身,發現他們最憂慮是不知到哪兒健身,因為香港專為長者設計的健身室極少,亦不了解它們與一般健身室有何分別。記者分別採訪一間非牟利機構與一間私人經營的長者健身室,看看有什麼特色。
長者健體教室把下肢訓練安排在上半場,讓長者有足夠時間恢復腳力。(馮凱鍵攝)
陳立新(受訪者提供)
長者健身室特製器材 安全易用
走進私營的長者健體教室,空間不大但環境寬敞,有別於坊間一般健身室健身器材密集得一部接一部,這裏沒有常見的大型推胸機,健身器材尺寸相對較小,而且全放置在牆邊。長者健體教室創辦人、體適能教練Roy解釋,這些都是為防止長者受傷而設計。坊間大型健身器材,設計上未必適合長者,如器械通常以2.5公斤為單位調節重量,但一些長者可能連最輕的重量也拉不動。因此,健體教室使用較安全的纜繩機,即使失手時亦可免被砸傷;同時配合特製的安全健身器材和小工具,能靈活地操練並避免長者受傷。
金齡中心的健身環境,上課期間會有1至2名活動發展助理(體育)在場,教導學員正確的健身姿勢。(蘇智鑫攝)
以氣壓為阻力 避免乏力失控受傷
東華三院金齡中心設置的健身室,亦以相同標準挑選器材。潘創熙指出,他們的健身室相對接近傳統健身房模樣,有不同健身器材如:推胸機、拉背機、跑步機、軀幹旋轉機等,器材之間保持寬闊距離。器材不使用傳統啞鈴與槓鈴片,避免更換鐵塊調節重量的不便與危險。中心採用芬蘭HUR大型健體機器,以氣壓為阻力,重量調節可輕至0.1公斤;同時氣壓亦能用作緩衝,避免動作回落時受重力影響,一乏力放手便失控跌落,引致受傷。記者親嘗氣壓拉放感覺,用力時軟綿而穩定,容易掌握,相對安全和寧靜。
除了內部設計講究,長者健身室選址亦經小心考量。東華三院金齡中心和長者健體教室皆選擇交通方便、鄰近鐵路、位置明顯的商業大廈,以方便參加者安全出入。
潘創熙(蘇智鑫攝)
張家耀(蘇智鑫攝)
課程設計:小班教學 專攻核心穩定減跌倒風險
除了硬件上的考量,長者健身室在課程設計、訓練流程等軟件上,亦小心照顧長者需要。長者健體教室、東華三院金齡中心的課程都以小班教學為主,劃分初、中、高3種程度,以配合不同長者的能力,除了提升運動效率,更為長者提供與同道中人交流的平台,增添健身的動力和樂趣。
相關閲讀:【腰背痛】物理治療師話你知處理疼痛四部曲避免惡化成慢性痛症
貼心課程編排 免腳軟之苦
長者健體教室創辦人Roy表示,長者常見雙腿無力、膝痛而走路不順等問題,故教室課程主要針對下肢肌力、核心肌力與平衡力訓練,以強化核心穩定,加強腿部與盆骨肌肉力量,減少跌倒風險。而課堂安排亦針對長者情况而設計,「例如會刻意把下肢訓練安排於上半場,因為一些長者若在下半場才練腿,離去時便會因腳軟而走不了」。故上肢訓練通常留在下半部分,讓長者有足夠休息恢復腳力離去。
Roy(馮凱鍵攝)
相關閲讀:40歲肌肉量驟降?肌少症非長者專利肌肉流失容易跌倒、失平衡增骨折風險
評估體能 度身訂做個人計劃
至於金齡中心,則以數據為每名長者打造專屬訓練計劃。會員入會時先接受體能評估,包括身體組成分析(肌肉量、脂肪比率及BMI等);體適能評估柔軟度、上下肢肌力及心肺功能;超聲波骨質密度儀檢測骨質。金齡中心活動發展助理(體育)、運動教練張家耀表示,透過報告分析,中心為長者度身訂做健康管理計劃,推薦合適課程及提供針對的器械訓練。
除上述兩間健身室外,女青年會轄下的青健坊亦設有長者健身室,健身不再是年輕人的玩意,長者亦能安全地體驗健身的樂趣。
金齡中心會員先接受體能評估,透過報告分析度身訂做健康管理計劃。每次健身前用電子手環(圖)拍卡,便會顯示當日健身流程。健身器材設有熒幕,一拍手環,系統會自動顯示並跟進動作、重量、組數及休息時長,可隨時調節重量。(蘇智鑫攝)
長者健體教室
查詢:9670 4935
網址:elderly-fitness-studio.com.hk
金齡中心
查詢:2884 9011
網址:yoc.tungwahcsd.org
青健坊
網址:ycare.ywca.org.hk
文:彭堦琛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