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為4類病人提供手術資助 獲李嘉誠基金會捐款逾百病人受惠 現接受申請

分享此內容:

67歲的楊先生數年前被驗出有心臟雜音,及後氣促增加、運動量下降,即使僅是上落樓梯都會感到嚴重氣喘。雖然一直有服用藥物,但症狀未見好轉。經轉介至養和心臟科中心,確診患有主動脈心瓣嚴重狹窄,並獲「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提供約 50 萬元手術資助,去年1月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術後約一星期內已出院,至今行山郊遊都不成問題,重拾健康生活。上述資助計劃現接受申請。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適合4類心臟病病人

養和心臟科中心自2018年起獲李嘉誠基金會支持,推出「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專為有需要及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手術資助,主要對象為4類心臟病病人,包括冠狀動脈堵塞、主動脈心瓣嚴重狹窄或倒流、二或三尖瓣閉合不全及非瓣膜性心房纖顫的病人。

養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為4類病人提供手術資助 獲李嘉誠基金會捐款逾百病人受惠 現接受申請
養和心臟科中心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推行「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逾6年,已有逾百患者獲手術資助。

李嘉誠基金會6年捐款3000逾百病人獲手術資助

李嘉誠基金會逾6年間已捐出港幣 3,000 萬元,資助手術相關費用,而養和醫院及參與計劃的醫生則會減收部分住院費及醫生費。計劃下,已有逾100名病人按手術種類獲 18 至 50 萬元不等的資助金額。當中包括 68 人進行冠狀動脈支架植入手術、20 宗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11 宗二尖瓣或三尖瓣夾合手術,以及 10 宗左心耳封堵手術。

楊先生是其中之一。由於導管手術創傷性低、復原快,他於術後約一星期內已出院。術後至今一年,不但能輕鬆上落樓梯,就連行山郊遊都不成問題。

患者須負擔部分手術費用

由於手術需植入的支架、人工心瓣、心瓣夾等精密設備均較為昂貴,因此患者須負擔部分手術費用。楊先生坦言,若要自行承擔全部手術費用,可能要延遲或錯失了黃金治療的機會,而獲得手術資助,讓他及早接受適切的治療。

微創導管介入手術 治療心臟嚴重病變

現時針對不少嚴重病變,如主動心瓣嚴重狹窄或倒流、二尖瓣/三尖瓣閉合不全、非瓣膜性心房纖顫致中風機率高等情况,中心表示,都可以考慮採用微創導管介入手術進行治療,為不適合接受開胸手術或長期藥物治療的人士,帶來創傷性較低而成效顯著的治療方案,當中包括經導管主動脈心瓣置換術、二尖瓣/三尖瓣夾合修補術及左心耳封堵術。

「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 現接受申請

有經濟需要的患者可經心臟科專科醫生轉介至養和心臟科中心,中心會根據患者的病情、經濟狀况及預期術後對其生活質素的改善等因素進行審批。申請者可聯絡養和心臟科中心,或電郵至養和醫院與李嘉誠基金會「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 LKSFSS-enquiry@hksh.com


相關閲讀:3類人士高危 小心隱疾突襲運動猝死的「元兇」是心臟病?


繼續提升服務 樂見病人重拾健康 

養和醫療集團行政總裁暨養和醫院院長李維達醫生表示,透過「心臟導管介入資助計劃」,讓有經濟需要的患者能在養和及時獲得優質治療,重拾健康。他更衷心感謝李嘉誠基金會的慷慨支持。

養和心臟科中心主任暨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主任郭安慶醫生亦表示:「計劃推出至今受惠人數逾100人,適逢養和心臟科中心和心導管及介入治療中心成立20周年,中心團隊將致力提升服務水平,為心臟病患者帶來更多治療新希望。」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