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網球肘有徵兆:握拳、提重物、轉動門把疼痛加劇 前臂負重增風險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手肘外側疼痛,以至前臂和手腕都有痛感,特別是在握拳、轉動門把、使用工具或提重物時加劇,是患上網球肘的徵兆。網球肘在醫學上稱為外側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不限於運動員,30至50歲、頻繁使用前臂肌肉的人,如文員、主婦、裝修工人、廚師,以及長時間使用電腦人士,尤其容易罹患。患者可能感到前臂無力,導致握力下降,影響日常活動。某些患者可能會出現肘部僵硬,在早晨或長時間靜止後疼痛更會加劇。

網球肘有徵兆:握拳、提重物、轉動門把疼痛加劇 前臂負重增風險
手肘外側疼痛,以至前臂和手腕都有痛感,是患上網球肘的徵兆。(peterschreiber.media @iStockphoto)

網球肘成因:前臂過量負重增風險

網球肘主要成因是過度使用前臂伸肌,尤其是橈側腕短伸肌(ECRB),長期重複使用可能導致肌腱微小撕裂和發炎。常見觸發因素包括反覆動作(如打字、寫字、重複使用工具),以及長時間提重物。此外,過量前臂負重的運動也會增加肌腱壓力,受傷風險會大大提升。


相關閲讀:網球肘成因:手腕手肘重複勞損過度用力 急性發作手部發熱腫脹 紓緩及預防5個貼士


嚴重或移除受損肌腱

大多數患者可透過保守治療改善症狀。建議患者使用護肘或支撐帶減輕肌肉壓力,同時避免誘發疼痛的活動。物理治療對於康復過程至關重要,主要以運動配合治療儀器紓緩症狀。運動包括伸展、握力、前臂訓練。儀器治療包括超聲波或衝擊波治療,以達到肌肉功能恢復。

另外,冰敷(每次15至20分鐘,一天3至4次)可幫助減少疼痛,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也可緩解不適。對於症狀較嚴重者,醫生或會建議類固醇或PRP注射來促進組織修復。若經過6至12個月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則可能需考慮手術治療,透過微創或開放手術移除受損肌腱,術後亦須配合物理治療數周至數月的康復訓練。


相關閲讀:懶理運動疼痛受傷?或致後遺症難逆轉 正視運動創傷治療 成復健關鍵


預防:握力訓練、伸展運動 增耐受力

預防網球肘的關鍵在於減少過度使用,並確保正確的運動技巧。應避免長時間重複相同動作,適時休息,以防肌肉疲勞。增強前臂肌肉力量也是預防的一部分,可透過握力訓練、前臂伸展運動來提高耐受力。

欲了解有關物理治療門診服務及水中物理治療課程,可致電2743 1702或瀏覽forms.office.com/r/jEDSDk6YbX

文:劉懿朗(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姿治通鑑)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