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長者行動變慢,情緒又變差?原來,肌少症與抑鬱症在長者身上不單是常見的病症,還有可能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近年有研究指出,肌少症(sarcopenia,俗稱肌肉流失)與抑鬱症兩者關係密切,並可能互相影響。肌少症是指隨着年齡增長,骨骼肌量和肌力逐漸下降,導致長者更易跌倒、骨折,令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與此同時,本港約有一成長者正受抑鬱症影響;抑鬱不僅降低患者生活質素,還與自殺風險、心臟病及認知退化息息相關。隨着年紀增長,身體肌肉慢慢流失,如果缺少運動、缺乏營養,加上情緒長期低落,肌少症與抑鬱症有可能會一同出現,對生活質素造成雙重打擊。最新研究甚至顯示,兩個病症之間存在雙向關係,情緒差可能令肌肉萎縮,肌肉少又會進一步影響心情。
情緒差致肌肉萎縮 肌少影響心情 形成惡性循環
多項大型研究顯示,肌少症患者中抑鬱症患病率明顯高於一般人群。一項涉及近2萬名亞洲患者資料,發現肌少症患者之中,差不多四分之一同時出現抑鬱症狀。另一篇採用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及歐洲工作組(EWGSOP)標準的研究亦發現,近三成肌少症患者患有抑鬱症,為一般長者的1.57倍。
此外,最新研究顛覆了以往單向因果認知。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一項超過8年、涵蓋逾1.7萬名長者的調查發現,肌少症患者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提高七成,而已有抑鬱症狀者罹患肌少症的風險亦升高五成。此種雙向互動關係提示,肌肉功能退化可能透過限制社交活動及降低代謝效率誘發抑鬱;反之,抑鬱患者活動量減少與食慾不振,亦會加劇肌肉流失。

相關閲讀:愈老愈矮?或骨質疏鬆、肌少症警號 女士停經男士逾50需度高 5招防「變矮」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