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皮膚癌是皮膚細胞的惡性增生,較常見有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和黑色素瘤3種,當中黑色素瘤不但和過度暴曬有關,也和皮膚上的痣關係密切。多痣,近親曾患黑色素瘤,曾長時間暴曬(尤其兒時),皮膚白皙不易曬黑但易灼傷,免疫系統較弱,工作上常接觸某些油類化學品,曾患皮膚癌,曾接受放射治療等人士,都屬於患不同類型皮膚癌包括黑色素瘤的較高風險群組。
黑色素瘤約佔整體皮膚癌個案5%,患者皮膚常會出現新的斑點,或原有的痣或斑等變大、變形或變色,轉變過程可長達數星期甚至數月。患處可以在面部、腿部、軀幹等;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人較常見於足底、手掌、甲牀或黏膜等位置出現黑色素瘤。
正常的痣或斑,通常顏色均勻,四周邊界清晰,但黑色素瘤通常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晰,表面凹凸不平,顏色不一,例如可能有褐、黑、藍、紅、白、淺灰等顏色,甚至出現痕癢、流血、潰瘍等症狀。所以,若能分辨出痣或斑的不正常情况,及早做適當檢查,有較大機會在早期確診出黑色素瘤,治療效果也較理想。

相關閲讀:【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50歲以上發病?紫外線影響?臉上黑痣破皮滲血要留意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