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症】長者唾液分泌減易致說話吞嚥困難  增蛀牙風險 預防6措施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口乾症是長者常見口腔問題。根據香港2021年口腔健康調查,每5個65歲以上長者中便有一個有口乾不適的問題。口乾症是因唾液分泌減少而造成,會導致說話、咀嚼和吞嚥困難,亦會增加口腔感染、蛀牙和牙齦疾病等牙齒問題的風險。因此,必須了解唾液分泌不足的原因、影響和處理措施,才有助改善長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質素。

【口乾症】長者唾液分泌減易致說話吞嚥困難  增蛀牙風險 預防6措施
長者長期口乾不適,或因唾液分泌減少而容易導致說話、咀嚼和吞嚥困難,亦會增加蛀牙等牙齒問題風險。(設計圖片)

長者常見口腔問題:口乾症 與唾液分泌有關

唾液由唾液腺產生,可滋潤口腔,幫助咀嚼、說話和吞嚥,因此唾液對口腔健康極為重要。唾液分泌不但有助清潔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細菌,它更含有抗菌特性酶素,可以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並預防口腔感染。另外,唾液還含有鈣和磷酸鹽等礦物質,可讓琺瑯質再礦化,有助修復早期蛀牙並強化牙齒。


相關閲讀:【乾燥症原因】眼乾如沙粒刮眼 頻喝水仍口乾 自身免疫系統病 40+女性需提高警覺


.

糖尿、高血壓 影響唾液腺功能

但唾液分泌會隨着年齡增長而減少,而且變得帶有黏性,大大降低滋潤功能。當唾液分泌降至比較明顯的程度,長者便會感覺口乾和口腔不適。唾液分泌減少除了因年老令唾液腺功能退化外,還可歸因於其他方面,如藥物副作用、慢性疾病和生活方式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會影響唾液腺功能。此外,使用抗組織胺、利尿劑和抗抑鬱藥等藥物,亦會導致口腔乾燥,減少唾液流量。吸煙亦會減少唾液分泌。


相關閲讀:【蛀牙】自助補牙勿亂試 易積聚牙菌膜致牙齦發炎 了解6個補牙程序及常用物料


提升唾液分泌  預防口乾症6措施

針對處理長者口乾症問題,牙醫會採取以下措施,以紓緩症狀,提升唾液分泌和預防口乾症導致的口腔疾病:

1.補水:攝取足夠液體對抗口乾並促進唾液分泌

2.口腔衛生:保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例如早晚刷牙和使用牙線,並使用含氟化物牙膏,有助預防蛀牙和牙齦疾病。鼓勵定期檢查牙齒,及早處理牙患

3.飲食調整:避免食用會加劇口乾的食物和飲料,如乾糧、偏鹹和偏酸的食物,以及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飲料

4.藥物審查:諮詢家庭醫生,審查藥物並研究對唾液產生影響較小的代替方案

5.建議使用唾液代替品:使用唾液代替品或潤滑凝膠有助緩解口乾症狀,改善口腔舒適度

6.口腔肌肉運動:有研究指出定期做口腔肌肉運動,長者可以提高口腔肌肉力量和協調,改善唾液分泌,從而增強口腔健康和舒適度。口腔肌肉運動包括舌頭、臉頰、唇部和下顎肌肉鍛煉和吞嚥練習,亦可咀嚼無糖香口膠以鍛煉口腔肌肉

牙醫因應患者情况,適時調整治療方法,並與其家庭醫生密切合作,以便能更有效減輕口乾症對長者的影響,保持他們最佳的口腔健康。

文:陳潔盈(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修復牙科科學臨牀助理教授)

(口齒生香)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