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防止自殺中心估算去年自殺率由13.5升至14.1,即每10萬人就有約14人自殺,超出國際水平,其中25至39歲男性的自殺率按年升幅最大。近年學界聚焦改善學童精神健康,去年15歲以下的自殺率減近半至1.0,惟15至24歲的自殺率則微升至11.7,屬過去10年的第二高水平。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教育局三層應急機制向具情緒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協助,但覆蓋範圍始終有限,強調建立正向校園生活才能解決學童輕生問題。
港大:自殺率15至24歲微升 10年次高
港大防止自殺中心在昨日「世界防止自殺日」公布最新的自殺數據,根據死因裁判法庭的死亡登記,估算去年自殺率升至每10萬人14.1;而考慮到本港老齡化嚴重,按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人口標準化調整後,去年自殺率則為10.6(見圖),仍高於全球水平,即2021年全球的8.9(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當中,15歲以下自殺率從去年高位回落,下跌46.7%至1.0。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跌幅令人鼓舞,相信近年學界的防止自殺措施收效,惟15至24歲自殺率按年微升至11.7,「仍然是高水平」。
相關閲讀:注意自殺警號 預防和及早處理自殺危機 (衛生處方)
葉兆輝:三層制防自殺有限
正向校園下午無課始治本
政府前年12月推出三層應急機制應對學童輕生,讓學校判斷高危學生的嚴重、緊急程度,分別轉介至「校外支援網絡」或醫院管理局精神科專科門診,暫定今年底結束。葉兆輝表示,三層應急機制能協助現情緒問題的學生,「是有作用的」,但自殺身亡的學童中,只有約25%在生前現情緒問題,認為機制或未能觸及餘下75%的學生,「對整體防止自殺的影響有限」。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