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當代年輕人之所以單身,多的是出於被動的選擇,這樣的被動往往來自讓人喘不過氣的經濟壓力和「追求卓越」的現實環境。當國家和社會需要經濟進步,企業需要更多的利潤和收入,個人在高失業率的壓力下,只有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以爭取可以滿足個人需要的收入和「卓越」,至於家庭、父母、伴侶、孩子、房子,都變成遙不可及。當一個社會缺乏穩固的家庭支撐,這個社會還可以穩步的「追求卓越」來達到可持續的發展嗎?
以政策保障成家權利
隨現代工業和經濟發展,家庭結構和模式發生巨大變化,婚姻擇偶觀念被重新定義和思考,更為合理的兩性觀念趨於和諧。但是這些變化並不能否認家庭的功能,例如提供和滿足家庭成員的情感和愛的需要,提供物質生活需要和面對外界事物的保護力量,提供和塑造成就人際關係的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等。「一人戶」打破了這些家庭功能,缺少了可以提供精神慰藉的保護力量,因而發展出各種精神緊張和壓力,這些心理上的困難也會進而影響企業和社會的良好運作,不利於社會的持續發展。
亞洲乃至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採取各種政策措施來提升出生率,但新生兒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低出生率和老齡化趨勢預計在未來的10到20年之內難以解決。在這樣的背景下,家庭為本的「追求卓越」需要的不僅僅是個人和企業的努力,社會和政策的制定也需要增加更多的考量。例如: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