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僅一成人擬打新冠加強劑 不足兩成已打流感疫苗 逾半維持戴口罩等防疫

【明報專訊】世衛宣布新冠不再屬「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後,多名專家先後提醒,新冠病毒仍與人共存。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顯示,逾半受訪市民自願維持戴口罩、用酒精消毒液潔手等非藥物預防措施,比例較疫情前上升,惟只有約一成受訪者有意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調查亦顯示,僅18.8%受訪者已接種2022/23年度的流感疫苗。中大醫學院學者表示,疫苗能預防長新冠,加上新冠病毒或會突變,呼籲高危者接種加強劑以保免疫屏障。 昨日中午元朗街頭可見不少市民仍繼續戴口罩。中大醫學院最新調查顯示,逾半受訪市民表示即使新冠已成風土病,仍會在室內外公眾場所戴口罩,另有約七成受訪者稱會繼續在室內醫療場合戴口罩。(朱安妮攝) 調查:逾半人續戴口罩潔手 擬打新冠加強劑僅一成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團隊今年3月招募611名受訪者參與網上調查,其中逾半受訪者表示在新冠風土化期間,仍願意維持一般非藥物預防措施及個人衛生習慣,包括外出時攜帶酒精消毒液潔手、在室內外公眾場所戴口罩,更有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會繼續在「室內醫療場合的公眾場所」戴口罩,比例較疫情前均有上升(見表)。 六成受訪者現徵狀會快測 籲市民足夠快測包庫存 調查亦顯示,僅18.8%受訪者已接種2022/23年度的流感疫苗。研究中有532人曾接種3至4劑疫苗且不曾感染新冠,又或已打2至4劑疫苗的新冠康復者,惟當中僅68人(12.8%)有意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研究團隊又稱,61.5%受訪者表示在無強制措施下,出現呼吸道感染徵狀時會自行做快測。團隊估計,數據反映到診所求醫的感染者中,很大比例未有事前檢測,呼籲市民保持足夠的快測包庫存。 新冠仍與人共存 學者:應探討預防措施持續性 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指出,非藥物預防措施於緩和新冠對醫療系統造成的壓力起關鍵作用,而新冠不再屬PHEIC,社會應探討在無強制措施下自願維持預防措施的持續性。 中大醫學院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則稱,新冠病毒有機會突變,呼籲長者及免疫力弱者接種加強劑。他補充,疫苗能預防長新冠,及早解決社會的疫苗猶豫問題,有助減輕因長新冠引起的醫療需求。 醫學會關注三成長者未打新冠疫苗 另外,香港醫學會關注70歲以上群組仍有近三成人未接種新冠疫苗,籲市民勿對疫情掉以輕心。醫學會補充,未來將重點展開疫苗接種的公眾教育計劃,向市民傳遞正確疫苗資訊,將會推出「成人疫苗接種公眾教育」。 Read more

流感病毒陽性比例增  衛生防護中心「強烈鼓勵」學校外展接種流感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明報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及季節性流感活躍度近日持續上升。衛生防護中心周二(2日)去信全港中小學及幼雅園,「強烈鼓勵」校方安排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接種服務,以保障學生健康,稱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度過去3年一直位處低位,惟監測數據顯示在4月2至8日的一星期,流感整體活躍程度進一步上升。 衛生防護中心:流感病毒陽性比例持續上升 由少於1%增至4月初13.6% 衛生署昨日回覆本報查詢稱,截至本周一,「政府防疫注射計劃」、「疫苗資助計劃」及「季節性流感疫苗學校外展(免費)」共接種約154萬劑季節性流感疫苗,當中「學校外展(免費)」為學童共接種約27.5萬劑。署方稱,約九成小學(約580間)及約七成半幼稚園(約830間)有參加「學校外展(免費)」及「疫苗資助學校外展(可額外收費)」服務,與過去兩年相若,另有約半數中學(約270間)參加。 相關文章:【新冠陽性】數據:55%第6天快測呈陰性 醫衛局稱九成染疫密切接觸者5天內驗出 縮檢疫隔離期 中心去信學校「強烈鼓勵」安排流感疫苗外展接種服務 衛生防護中心前日去信學校,指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過去3年一直處低水平,整體香港市民對流感免疫力或較過往弱,加上本港已進入流感高峰期,提醒市民勿掉以輕心。防護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上月2日至8日的一星期,本港流感整體活躍程度再進一步上升,呼吸道樣本中季節性流感病毒陽性百分比,由3月首周少於1%,上升至截至4月8日一周的13.6%。防護中心又稱,主要診斷為流感而入住公立醫院的比率亦持續上升,尤其是12歲以下兒童及50歲或以上者。此外,荃灣聖芳濟中學昨向家長發通告,稱中三級其中一班懷疑爆發新冠,衛生防護中心會對該班進行醫學監察;校方已加强校園清潔消毒,請所有師生在校期間佩戴口罩及留意身體狀况,又稱家長毋須過分憂慮,若學生感不適,強烈建議家長立即帶學生求醫及盡快通知學校。 相關文章:3類流感疫苗比較接種方法、副作用 什麼是RIV重組疫苗、滅活和噴鼻式減活疫苗? Read more

3類流感疫苗比較接種方法、副作用 什麼是RIV重組疫苗、滅活和噴鼻式減活疫苗?

【明報專訊】本港正值流感高峰期,主要流行毒性較強的H1N1甲流病毒。政府本年度季節流感疫苗接種採購計劃採購滅活及噴鼻式減活疫苗。政府抗疫專家顧問、衛生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表示,據了解政府下年度將購入重組流感疫苗(RIV)予院舍長者接種。另一抗疫專家顧問許樹昌引述研究稱,接種RIV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水平和T細胞反應,較滅活疫苗好。不過,有藥劑師稱目前全球僅一間疫苗廠生產RIV疫苗,價格較高昂,認為暫不宜採購。(編者按:究竟滅活疫苗、噴鼻式減活疫苗、重組疫苗(RIV)3類流感疫苗在接種方法、常見副作用等有何分別?詳見附表。此外,許樹昌估計因近期氣溫維持逾攝氏20度,流感病毒相對不活躍,且不少人有打流感疫苗、外出仍戴口罩,「似乎今次爆發未必一定很大規模爆發。」) 滅活疫苗、噴鼻式減活疫苗、重組疫苗(RIV) 3類流感疫苗比較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2013年批准使用RIV疫苗。衛生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下稱科委會)早前更新2023/24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建議,院舍長者應優先選擇RIV疫苗。該款疫苗未包含在本年度政府疫苗資助計劃,市民須自費於私家診所接種。衛生署回覆稱,政府會參考科委會建議採購,適時在新一年度接種計劃展開前公布。 研究:RIV疫苗中和抗體水平較滅活高 港大2020年發表研究顯示,長者接種滅活疫苗30日後,體內對H1N1甲型流感病毒的中和抗體增4.1倍,接種RIV疫苗則增5.3倍;針對H3N2甲流病毒的中和抗體,接種滅活疫苗30日後增2.3倍,接種RIV疫苗則增4.7倍。本港今次流感高峰期主流病毒株為H1N1。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23日)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稱,本港正使用的流感疫苗保護率約四至六成,他引述上述研究稱,RIV疫苗產生中和抗體水平較滅活疫苗高,且T細胞反應更持久,副作用則相近,惟因成本較高,政府一直未有購入,他建議可採購予院舍長者接種。 科委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稱,RIV疫苗成本較滅活疫苗高約100至200元,其診所今年數十人注射,反應不踴躍。他獲悉政府擬採購RIV疫苗,下年度資助會否涵蓋仍待商議。 相關閲讀:兒童感染流感病徵?需服特敏福?副作用?應對流感7個問題 藥劑師倡待流感新冠混合疫苗面世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稱,RIV技術將病毒抗原基因重組,毋須如滅活疫苗般以雞蛋培植。除效用更好,替換抗原和生產速度亦較快,雞蛋敏感者也可接種,但目前僅一間疫苗廠使用該技術,售價較高,建議待多一至兩間疫苗廠使用RIV技術、價格較便宜時才購入。他提到,研發復必泰新冠疫苗的輝瑞藥廠正研發mRNA流感疫苗,並擬研製複方疫苗,可一針過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建議待該疫苗面世後可採購。 許樹昌:冬季流感高峰似提早見頂 料將回落 本港上月初解除口罩令,本月初踏入冬季流感高峰。政府抗疫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23日)稱,以往流感高峰期一般維持4至6周見頂,其後6至8周回落。許稱,從醫管局最新監測數據可見,近日呼吸道樣本對流感呈陽性比例似乎提早見頂,預計將逐漸回落。許樹昌估計因近期氣溫維持逾攝氏20度,流感病毒相對不活躍,且不少人有打流感疫苗、外出仍戴口罩,「似乎今次爆發未必一定很大規模爆發。」 本港過去兩周流感高峰期共錄103宗嚴重個案,其中49人死亡。許樹昌昨於無綫節目《講清講楚》稱,死者主要是年滿65歲長者,逾八成為長期病患,與新冠疫情前相若。他稱高危群組感染流感可併發肺炎,於發病48小時內服用特效藥「特敏福」效果最佳,呼籲如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應盡快求醫。 以往每年夏季會出現流感小高峰,許樹昌認為,今年夏季會否再現高峰需視乎南半球地區如澳、紐等有否爆發,而隨着各地航運恢復,本港夏季再現高峰期也不出為奇。 流感高峰半月奪49命 專家:有幼童併發肝炎 本港正值流感高峰期,主要流行毒性較強的H1N1甲流病毒。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林永和說,本年度流感個案增幅「拍得住以前嚴重流感爆發」,並引述以往流感爆發周期會導致約400人離世。委員會另一成員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透露,近日流感個案集中在3歲以下幼童群組,有幼童感染流感後因「免疫風暴」併發肝炎,籲市民勿掉以輕心,盡快接種疫苗。 相關閲讀:抗病毒噴劑≠噴鼻式新冠疫苗 解構噴劑成分能否防新冠?購買時5大注意 林永和:H1N1毒性較強 患者發燒、痠痛勿掉以輕心 本身是家庭醫生的林永和(22日)在港台《星期六問責》稱,本港自踏入流感季節後,發現不少個案屬H1N1,一旦感染會發燒、痠痛等,而H1N1毒性較強,籲市民勿掉以輕心。他又說,本港過去3周錄得的流感入院個案持續上升,過去兩周約有50宗嚴重及死亡個案,「拍得住以前嚴重流感爆發的幅度」。他引過往經驗稱,一般流感爆發周期約12周,可累計有300至400人離世。本港月初進入流感高峰,由2日至19日已錄得103宗嚴重流感個案,當中近半共49人死亡。 關日華在同一節目稱,隨着本港撤銷口罩令及社交距離措施,流感個案攀升屬預期之內。他以南半球的澳洲為例,當地去年曾爆發嚴重流感,個案總數比新冠疫情前增近5至10倍,故預計本港流感個案總數會較往年大增。 關日華:最近集中3歲以下群組 關又說,本港最近的流感個案集中在3歲以下幼童群組,「上星期我也處理過一宗流感後肝炎的小朋友,又是3歲以下,其肝酵素入院後飈升,後來經治療處方抗病毒藥,幸好肝酵素慢慢回」。他回應本報查詢時說,估計幼童染流感後因「免疫風暴」併發肝炎。他解釋,兒童感染流感後抵抗力會減弱,亦有可能因此引發肺炎鏈球菌等細菌併發性感染,提醒市民不要輕視流感。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流感】劉宇隆引述外國文獻:長者接種RIV疫苗保護力較多 中學生流感針續免費

【明報專訊】根據衛生防護中心網頁,截至4月10日,本年度疫苗接種計劃共接種約153萬劑季節性流感疫苗。為應對流感與新冠病毒疫情雙重夾擊,港府去年底將中學生納入在優先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的群組,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透露,委員會日前開會商討,建議下年度繼續將中學生納入優先群組,並建議安老院、殘疾院舍院友接種重組技術流感疫苗(RIV)。他指出,有外國文獻顯示,相比滅活流感疫苗,長者接種RIV疫苗後產生較多保護力。 劉宇隆:有外國文獻長者接種RIV疫苗較具保護力 科委會同意中學生納優先群組 劉宇隆(15日)在商台《政經星期六》稱,本年度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不算好差,亦不算很好」,另呼籲接種率「有些甩轆」的學校,聯絡有關部門安排學校外展接種服務。 劉宇隆隨後向本報表示,兒童接種流感疫苗後除可減低其感染風險,也能減低社會傳播,加上外國來年亦建議中學生接種流感疫苗,故委員會同意將中學生納入優先群組。 劉補充,委員會來年對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接種建議將與去年相若,惟有外國文獻顯示,相比滅活流感疫苗,長者接種RIV疫苗後產生較多保護力,因此建議安老或殘疾人士院舍院友接種RIV疫苗。 相關閲讀:兒童感染流感病徵?需服特敏福?副作用?應對流感7個問題 新冠指標趨上升 指對社會衝擊微 另外,本港撤銷口罩令後,監測新冠疫情的多項指標均有上升趨勢。劉宇隆指出,新冠病毒對社會的衝擊「微乎其微」,呼籲市民以平常心面對,不應介懷有多少宗呈報個案,可着眼感染後的重症、死亡個案。 律敦治醫院出現新冠感染群組。發言人(15日)公布,自上周三(12日)起,該院一名老人科男病房先後有8名病人新冠呈陽性,介乎70至94歲,當中3人沒病徵,相關病人正隔離治療,情况穩定,該病房已停收新症及探訪。 相關閲讀:【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兒童感染流感病徵?需服特敏福?副作用?應對流感7個問題

【明報專訊】近日兒童感染季節性流感趨增,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新一期《新冠及流感速遞》,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0至5歲年齡層在公院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1.39(每1萬人口計算),重返2020年2月水平(見圖)。其中5歲或以下的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入院比率約6倍。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表示,留意到部分患者感染甲型流感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病徵,呼籲家長留意子女情况,有需要時盡快求醫。有家庭醫生指流感抗病毒藥「特敏福」上月起部分同業表示難訂貨,尤其是兒童使用的水劑特敏福。 兒童感染流感後是否必須入院治理?必須服用特敏福呢?有何副作用?關於應對流感高峰期的7個問題(詳見附表)。 兒童感染流感趨增 部分病徵嘔吐腹瀉 家庭醫生:特敏福藥水缺貨   本港正式踏入流感季節,今波流感主攻兒童。醫管局指出,5歲或以下及6至11歲的兒童流感入院個案,本周(4月初)比上周增加四成多,其中5歲或以下的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入院比率約6倍。兒科統籌委員會副主席陳子宏稱,兒科病牀使用率曾達百分百。私家醫院兒科病牀亦緊張,本報致電多家私院,均回覆稱病房已爆滿,有兒科醫生指近日部分兒童患者要等兩三日私院才有牀位接收。與此同時,有家庭醫生指流感抗病毒藥「特敏福」上月起部分同業表示難訂貨,尤其是兒童使用的水劑特敏福(見另稿)。有兒科學者稱暫難估計高峰期持續多久,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打流感針。 0至5歲流感入院率為整體6倍 新冠疫情期間,兒童流感入院數字均處於極低水平,但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新一期《新冠及流感速遞》,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0至5歲年齡層在公院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1.39(每1萬人口計算),重返2020年2月水平(見圖)。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部分染數種病毒 籲打流感針 陳子宏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近日公院兒童感染流感的數字有明顯升幅,與上周相比,因流感入院的兒童增加四成多;其中5歲或以下兒童,因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病人的約6倍。陳補充,6個月至兩歲以下年齡層,季節性流感針接種率只有8%,加上這群幼童不曾接觸呼吸道病毒,故現時最易感染,呼籲家長在人多地方為其佩戴口罩。陳續指,很多入院兒童的呼吸道樣本帶有多於一種呼吸道病毒,部分更感染3至4種病毒,又稱同時感染新冠及流感將有較高風險出現併發症,呼籲家長勿掉以輕心,盡快帶子女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表示,近日兒童感染流感數字有上升趨勢,3月28日至4月3日間,醫管局急症醫院兒科住院病牀使用率為81%。 學者:重症增 高峰難料何時完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柏強在港台《千禧年代》稱,近日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個案增多,重症病例亦趨增,暫難估計高峰期持續多久。他補充,兒童感染過濾性病毒後,病情一般在3至4日後穩定,惟近日留意到患慢性病、先天性遺傳病等病童,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延長住院時間。他指出,公立醫院醫護已相當努力,安排將病情穩定、毋須再「聞氧」的病童出院,以加快病牀流轉,但整體病牀仍緊絀;另稱聽聞有私家醫院找不到病牀收治病童,部分醫院或需等候兩至三日才能入院。 本報記者以家長身分致電多家私院,其中浸信會醫院、荃灣港安醫院、港怡醫院及仁安醫院的員工均表示,(7日)兒科病牀均非常爆滿。 仁安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向本報表示,該院兒科有約50張病牀,而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等在年初開始陸續爆發,病牀使用率當時起已相當爆滿,近日未見入院數字因流感病毒開始活躍而有影響。劉補充,最近平均每日約有10名兒童因呼吸道感染入院,被問到為何近日私院病牀較爆滿,劉估計與學童選擇在長假期間留院做預約手術有關。 關日華:流鼻水、咳嗽部分腹瀉、嘔吐等腸胃病徵 關日華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受訪時稱,外國解除新冠防疫措施後,均出現流感爆發,而本港自上月初撤銷口罩令,令流感季節推遲。關日華補充,留意到近日患者感染甲型流感後,除會流鼻水、咳嗽外,亦有腹瀉、嘔吐等腸胃病徵,呼籲家長留意上述症狀,另要為病童補充充足水分。至於流感高峰期將維持多久,關日華回應稱,目前難以預測,而一般春季流感高峰期約維持10至12星期,因此認為在復活節長假期後,仍需要繼續觀察本港流感病毒的爆發情况。 對於近日甲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腸病毒等個案均有增加,關日華表示,情况雖令公立醫院負荷增加,但升幅屬預期之內,醫護會靈活運用病牀,呼籲家長毋須過憂,應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另外,小欖醫院流感感染群組持續擴大,該院嚴重智障科一個男病房再有6名病人染疫,至8日共有15人確診。 相關閲讀: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私家診所兒童特敏福藥水缺貨 家庭醫生稱因供應鏈緊張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近日流感個案增加,本港含「奧司他韋」成分的兒童特敏福藥水供應不足。他解釋,由於疫情爆發3年,全球無爆發流感,當解除口罩令等防疫措施,各地流感個案上升,全球對流感藥物需求大增,藥廠因疫情而調節供應及生產鏈,需時追趕需求。他指,雖然特敏福藥水缺貨,但相信大部分診所都會以特敏福膠囊內的藥粉溶於糖水自製藥水,呼籲家長毋須擔心。 衛生署早前表示,一直根據「政府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儲備抗病毒藥物,政府已儲備約1100萬劑、足夠劑量的抗病毒藥物,當中約九成為「奧司他韋」。林永和(10日)於港台節目表示,相信政府儲備主要為成人特敏福膠囊,如私家診所的成人特敏福膠囊藥物不足,相信署方會與診所協商。 至於流感針方面,林永和指早前藥廠缺貨,但據了解,衛生署有詢問過藥廠,指3間大型提供流感針的藥廠有數萬針存貨,相信署方明日(11日)會通知千幾名參加「疫苗資助計劃」的醫生,可聯絡藥廠訂購流感針,強調本港不會出現流感針不足的情況。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於同一節目表示,特敏福膠囊的保存期有7至10年,但特敏福藥水的保存期只得兩年,在疫情期間儲備的存貨已經過期,加上全球需求增加,導致供應不足。崔俊明強調,感染流感不一定要服用特敏福,呼籲留給年長、長期病患者及5歲以下幼童等高危人士。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陽性嚴重個案上兩月共8600宗 流感入院率按周倍增

【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30日至上月29日,經化驗室檢測陽性的嚴重新冠病毒病個案累積達8571宗,同期初步評估與新冠病毒有關死亡個案為143宗。3月26日至29日期間,經化驗所檢測陽性個案為25至67個。流感方面,衛生署稱,「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相關閲讀: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陽性個案2、3月共8600宗 流感入院率按周倍增 流感方面,根據衛生署監測數據,3月19日至25日,流感病毒實驗室檢測及入院數字均有上升,其中入院比率為每一萬人口0.16,高於前一周0.08,但低於基線水平。衛生署稱,「反映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署方2020年4月更新的網頁提及,如果出現呼吸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多擠迫地方;如果高危人士在人多擠迫或空氣流通欠佳公眾地方逗留時,可以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3月單日新增陽性個案徘徊逾百宗 另外,中國疾控中心前日數字顯示,抗原檢測陽性比率由12月下旬高位、單日新增33.7萬,至3月單日新增100至200多宗個案徘徊。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孔繁毅:第五波兩類高危群組染疫後體內病毒難清除 或需集中照顧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感染在港已演變成風土病,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臨牀教授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亦估計新冠疫情6、7月或輕微反彈。他另倡議在港、九及新界3區各設傳染病中心,提供負壓病牀及較佳的實驗室設施,以防疫情再次爆發。另外,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建議政府可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相關閲讀:【傳染病】認識4類兒童常見傳染病:急性腸胃炎、流感、手足口病、水痘 家長要知道的預防方法 孔繁毅:曾接受器官移植、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難清毒 炎症持續或需集中照顧 孔繁毅提到,第五波疫情起發現曾接受器官移植病人、80歲以上長者等高危群組,染疫後較難清除體內病毒,估計佔整體感染人數約5%,日後或需較集中照顧相關病人。他補充,相關患者炎症會持續一段時間,多數須處方3至4周類固醇,痊癒率達七至八成,港大正蒐集相關數據展開研究。 孔繁毅料疫情6、7月輕微反彈 倡設傳染病中心 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孔繁毅接受港台專訪稱,第五波疫情結束後6個月,部分患者體內抗體或已降至低水平,料年中疫情或輕微反彈,但料大部分個案病徵輕微。他倡議在港、九及新界設傳染病中心,各提供300至500張負壓病牀、增設實驗室設施,另大幅增加內科病牀及醫護人手等,以防再爆疫。 醫管局回覆本報時,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增設傳染病中心;發言人稱局方在SARS疫情已提升防治大型事故及傳染病能力,包括各聯網已設感染控制組,安排前線醫護的感染控制培訓等,而去年6月亦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加強對外協調和聯繫工作。醫衛局則稱,政府會持續總結經驗,將已優化和有效的方案常規化。(明報記者)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研究指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夾擊 死亡率高6倍 另外,本港經歷3年新冠疫情後終復常,縱觀過往經驗,有安老院舍代表指剛過去冬季,院舍面對新冠及流感高峰期雙重夾擊,長者與員工面對歷來最艱鉅時刻。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呼籲應每年接種流感疫苗;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輝則建議政府優化院舍防疫注射計劃,考慮採購對長者保護力更好的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本港每次有傳染病爆發時,院舍總是首當其衝。曾祈殷表示院舍長者較多患有長期疾病及缺乏自理能力,以過往流感高峰期為例,院舍爆發情況亦會較嚴重,長者送院率較其他高風險群組高。新冠病毒尚未完全消失,若同時感染流感病毒,情況令人擔憂。本港及外國都有研究顯示,新冠與甲型流感雙重感染,兩種病毒互相干擾,壓抑免疫系統,增加病毒破壞力,令患者病情更嚴重,死亡率甚至高6倍。 曾祈殷倡長者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加強保護 目前已有3款不同技術的流感疫苗已在港註冊使用,包括滅活流感疫苗、減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各款疫苗生產技術有異,當中最常見的滅活流感疫苗及重組流感疫苗,均適用於包括院友在內的長者。美國CDC及英國JCVI等衛生部門亦建議65歲以上長者應優先接種高劑量四價流感滅活疫苗、四價佐劑疫苗或四價重組流感疫苗。 為提高長者健康保障,曾祈殷建議政府可利用科學數據為基礎,為長者優先接種四價重組流感疫苗,及加大疫苗資助計畫金額,使長者可毋須支付額外費用亦可選擇更適合他們的疫苗。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明報專訊】(編者按:香港正逐步解除包括「社交距離」在內的防疫措施,會否步美國後麈,受到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簡稱RSV等3個病毒夾攻,令入院病人大幅上升,兒童病牀也供不應求……仍是未知之數。但流感季節已開始,RSV季節亦步亦趨……) 相關文章:【冬季流感】保護自己及身邊人 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衛生處方) 新冠、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美國三料疫症夾攻 打從2019年開始,過去3年香港人過的都不是好日子,先是社會動亂,跟着是新冠肆虐,大大影響市民的人身安全及自由,也打擊了社會整體經濟,個別行業更是苦不堪言;跟着來個俄烏戰爭,雖發生在十萬八千里外,但嚴重影響了世界經濟,香港也未能獨善其身。好不容易等到了2022年尾,眼見新冠疫情似已受控,雖然官方報道的染疫個案日見新高,已超過每日2萬之數,但重症數目沒有同步上升,許多防疫禁令已解除,連「安心出行」也取消了,又重新與內地通關,算是新一年一點好消息。 怎知打開電視一看,外電報道的新聞卻不是那麼樂觀,首先是俄烏戰爭形勢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有愈趨嚴峻的趨勢;再而看到美國醫療系統再度淪陷,不過今次不單是因為新冠,塞滿醫院的也不是體弱多病老人,而是本來身體健康的兒童。作惡的病毒除了新冠,還有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簡稱RSV)。3個病毒夾攻,入院病人大幅上升,兒童病牀更是供不應求,兒童深切治療部亦有人滿之患,許多接受訪問的兒科醫生都在電視上吐苦水。美國人更把這個三毒來朝的疫情稱為「三料疫症」(triplendemic)。 本港RSV春夏屬高峰季節 其實,流行性感冒是每年冬天都爆發的流行病,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在新冠肆虐之前,每年這個時候正是流感高峰期,大量病人湧到醫院,弄到急症室和病房頻頻告急,醫管局及政府高層都要循例到各醫院探探班,還要對着鏡頭保證要增加資源,以防災情重臨。可是年復年,流感氾濫還是「一年一度燕歸來」,情况始終沒有太大改善。至於RSV,則是所有兒科醫生都耳熟能詳的兒童病,整年都有個案,不過香港以春夏為高峰季節,和外國大多以冬天和初春為高峰期略有不同。 兒童「免疫缺口」 易交叉感染 RSV和流感都導致呼吸道感染,大部分病人病情輕微,但兩者都可以引起嚴重,甚至致命重症;長者、長期病患,以及嬰兒尤其容易受荼毒。今次美國災難級「三料疫症」,原因是新冠方興未艾,又正值流感高峰期,加上突如其來多了許多RSV感染,令兒童病房不勝負荷,有兒科專家更呼籲總統拜登宣布國家正處於緊急狀態,好方便調撥資源,支援受影響的醫院。 為何RSV感染會突然上升?有專家認為過去兩年多,各地因為新冠都採取了許多預防措施,好像限制人群聚集及餐聚、強制戴口罩、學校停課、在家工作等,兒童少了機會和其他人,尤其是其他兒童接觸,受到病毒自然感染的機率大大減少,身體對病毒的免疫能力無可避免地降低。現在新冠疫情稍有紓緩,各種預防措施包括「社交距離」逐漸撤銷,正處於對病毒「免疫缺口」(immunity gap)期的兒童,在RSV季節恢復免口罩的群體生活,怎不相互交叉感染,令RSV個案飈升。 步美國後塵?慎防病毒聯軍致措手不及 香港正逐步解除包括「社交距離」在內的防疫措施,會否步美國後麈,也來個triplendemic尚是未知之數。但流感季節已開始,RSV季節亦步亦趨,我們不可掉以輕心,要做足準備,以防給病毒聯軍殺個措手不及。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英國疫情再反彈新增5萬宗確診 專家警告今冬將受三重打擊:新冠、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SV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冬季流感】保護自己及身邊人 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衛生處方)

冬季流感季節快將來臨,而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自2020年2月以來一直處於低水平,香港市民現時對流感的整體免疫力較低。當人流和社交活動漸趨頻繁,流感的傳播可能會增加,因而進一步導致流感與新型冠狀病毒共同流行的可能性,對體弱人群和醫療系統構成額外負擔。大家的健康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接種新冠疫苗對減低住院率、重症率及死亡率均高度有效,而接種流感疫苗則是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的有效方法,亦可減低因流感而入院留醫和死亡的個案。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及早完成接種兩種疫苗。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科學委員會於今年8月取得共識,新冠疫苗可與季節性流感疫苗同時、之前或之後的任何時間接種。如果想分開時間接種,相隔14日即可。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50歲以上人士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 長者打肺炎球菌疫苗等的9個問題(更新10月10日) 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的安排 由2022年10月6日起,50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可在各區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同時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和流感疫苗。合資格人士可透過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計劃預約系統(

Read more

【禽流感】英加韓多國爆H5N1禽流感 日本爆H5 英發「禽鳥居家令」 了解感染高危人士可併發肺炎支氣管炎

【明報專訊】英國周一(10月31日)宣布把最新的「禽鳥居家令」,即家禽和其他圈養鳥類安置在室內的法律要求擴大到英格蘭全境,下周一 (11月7日)午夜開始實施。英國正爆發當地有紀錄以來最大規模禽流感疫情。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安中心)周一宣布,因應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英國諾福克郡布羅德蘭區(Broadland)和韓國忠清北道鎮川郡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另外,昨(11月1日)日本農林水產省通報,指日本香川縣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另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Rural Municipality of Hoodoo No. 401),以及法國盧瓦雷省、阿摩爾濱海省和塞納-馬恩省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食安中心即時指示業界暫停從上述地區進口禽肉及禽類產品(包括禽蛋),以保障公眾健康。據衛生防護中心網上資料顯示,若與活家禽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士較易感染禽流感。長者、兒童及長期病患者一旦受感染,亦較容易出現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 相關文章:【疫苗接種】50歲以上人士可同時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 長者打肺炎球菌疫苗等的9個問題(更新10月10日) 英國加拿大韓國等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 英擴大實施「禽鳥居家令」 自去年10月下旬以來,英國已確認200多宗禽流感病例。自上月初以來,當局已在70多個場所發現病例,亦從野鳥發現多宗。最新「禽鳥居家令」公告由首席獸醫官米德米斯(Christine Middlemiss)拍板後發布。在10月初,相關措施已在諾福克、薩福克和埃塞克斯部分地區的禽流感「熱點」實施,這次則擴展至英格蘭全境。 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該病毒對公眾健康的風險非常低,食品標準局的建議保持不變。不過,有業界人士警告,禽流感疫情可能導致聖誕火雞供應短缺,從而引發漲價。 港食安中心表示,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本港今年首9個月從英國進口約94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及約23萬隻禽蛋,以及從韓國進口約1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及約350萬隻禽蛋。 日本香川縣爆H5禽流感 此外,食安全中心(11月1日)宣布,因應日本農林水產省通報,指日本香川縣爆發高致病性H5禽流感,以及世界動物衞生組織通報,指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以及法國盧瓦雷省、阿摩爾濱海省和塞納-馬恩省爆發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中心指,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本港今年首9個月從日本進口約126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及逾2億萬隻禽蛋、從加拿大進口約90公噸冷藏禽肉,以及從法國進口約670公噸冰鮮和冷藏禽肉及約15萬隻禽蛋。 (衛報/路透社/香港政府新聞處) 禽流感病徵與流感相似  發燒、咳嗽、喉痛 據衛生防護中心網上資料顯示,禽流感是由主要影響鳥類和家禽(如鷄或鴨)的流感病毒引致。禽流感的病徵可由流感樣病徵(例如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痛)到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例如肺炎)。眼部感染(結膜炎)和胃腸症狀(例如噁心,嘔吐和腹瀉) 也可能出現。潛伏期為7-10日。較嚴重的類型可引致呼吸衰竭、多種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相關文章:轉季氣管敏感或是哮喘發作? 咳嗽、痰多少、喘鳴聲音症狀有不同 高危人士:經常接觸活家禽、長者、兒童、長期病患者 可併發肺炎、支氣管炎 人類主要透過接觸染病的禽鳥(活鳥或死鳥)或其糞便,或接觸受污染的環境(例如濕貨街市和活家禽市場)而感染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在人類之間的傳播能力十分低。與活家禽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士較易感染禽流感。長者、兒童及長期病患者一旦受感染,亦較容易出現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有關詳細資料請瀏覽禽流感健康資訊。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