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與科學界一直探討癌症的成因與治療方法,從研究中證實,癌症是源於基因變異的疾病。基因變異分為先天遺傳及後天環境所致。從基因圖譜發現,癌症有一成是由遺傳性致癌基因引致,如乳腺癌及大腸癌均為常見的遺傳性癌症。有醫生認為,市民認識癌症與遺傳基因的關係,有助提前採取預防及治療。透過基因檢測解讀個人基因密碼,盡快查找高危的致癌基因,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即有助減低關鍵基因病變的潛在風險。
Read more
養和醫院營養部早前進行一個為期約一年半的營養篩查,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3月期間為203名在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接受治療的非住院病人進行營養評估,篩查結果顯示接近半數(49%)的病人有營養不良風險。而按照「世界領導人營養不良倡議」(GLIM)的診斷標準,每4名癌症病人中有1人出現中度或嚴重營養不良。至於較常出現營養不良的癌症包括:淋巴癌、消化道癌症、肺癌、頭頸癌及乳癌。營養師建議癌症病人應及早接受營養篩查,並於治療期間盡量保持體重,避免因營養不良而影響治療效果。
Read more
遺傳了父母的基因,形成了個人的體格、個性和智力,有時卻連帶致癌基因也遺傳予下一代,怎辦?原來約有一成的癌症是由遺傳性致癌基因所致,當中乳腺癌及大腸癌更是較常見與遺傳有關的癌症。專家指透過基因檢測解讀個人的基因密碼,或能提早查找「高危」的致癌基因,繼而採取預防或治療等方法,減低潛在患癌或病變風險!
Read more
癌症一向令人聞風喪膽,尤其因為它成因複雜,治療過程繁複,隨着近年癌症研究愈趨成熟,癌症與遺傳之間的關係亦有更深入了解,立即參加養和醫院Facebook Live Talk,了解癌症與遺傳基因關係,以及基因測試對降低患癌風險有什麼幫助。今次專誠請來養和醫院醫學遺傳科主任 林德深醫生於明報副刊Facebook開Live,解答網友問題。如閣下於此提交問題,林醫生有機會於直播當日親自解答您的疑問,敬請留意!
Read more
擔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是人之常情,更遑論是癌症、糖尿病等長期病患者,事關一旦「中招」,對身體會造成雙重打擊,危險性會更大,因此不得不小心防疫!怎樣加倍小心呢?兩位專科醫生不約而同強調,暫時沒有臨牀數據顯示,上述兩類患者特別容易中招,患者切勿因為擔心疫情兼且認為醫院、診所屬高危地方而不按時覆診取藥,甚至諱疾忌醫,可能對本身病情、身體狀况造成更大影響!與其擔心病毒來襲,不如細讀醫生提供的7個抗疫日常實用Tips,因應需要隨時實戰,正面積極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Read more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公營醫療系統備受壓力。私營養和醫院自2月起為病人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測試,該院至今先後轉介31名符合呈報準則的病人到公立醫院,其中6人最終確診感染,當中4人曾接受養和提供的測試並呈陽性反應。另一方面,醫管局與養和醫院合作,將公立醫院部分非緊急項目轉介養和,暫時涉及的轉介項目包括剖腹取嬰和癌症電療。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