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近日天氣又熱又濕,令人渾身不舒服,是「天氣病」或是心理作用嗎?提到「天氣病」,大家多會想到寒冬的低溫症、盛夏的中暑熱衰竭,頂多還有翻風落雨的關節痛;但原來在高溫潮濕的日子,有研究發現,香港沙門氏菌發病率與天氣因素息息相關,受細菌感染而入院的人數會上升,還有原來炎熱季節濕度上升,哮喘、肺炎發病和入院風險亦會增加。高危一族勿掉以輕心!
Read more
【明報專訊】膝關節疼痛困擾不少長者及運動愛好者,其中退化性膝關節炎是長者膝痛常見原因。當我們蹲下或上落樓梯時,膝關節承受相當於數倍體重的壓力,膝蓋底部的軟骨充當類似軟墊的角色,讓膝關節不至於直接「骨磨骨」。但隨年紀增長,膝關節軟骨會磨蝕缺損,吸震能力減弱,大腿骨及髕骨直接受壓和摩擦,引起疼痛。嚴重退化性膝關節炎:上落樓梯斜路感刺痛-增跌倒風險-透過膝部X光片檢查或可見到,膝關節退化患者的「菠蘿蓋」底與大腿骨,以及大腿骨與小腿骨之間的空間變窄,導致X形腳或O形腳,膝部甚至出現骨刺或碎骨。另外,久坐站起過程會出現疼痛,或早上起牀時關節僵硬,也是膝關節退化患者的常見徵狀。
Read more
【明報專訊】對運動愛好者來說,關節炎屬常見病症。關節需要承受人體重量及外來重力,例如跳躍、負重及重複運動姿勢,都會為關節帶來沉重負擔。髖關節是承受最大重量的關節,主宰日常起立、走路、坐下等基本動作。一旦患上髖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甚大。初期患者主要接受藥物或物理治療,但若發炎情况惡化,保守治療未能減輕痛楚,最終可能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
Read more
【明報專訊】膝關節疼痛問題困擾不少長者及運動愛好者,其中退化性膝關節炎是構成膝痛常見原因。膝蓋底部軟骨充當類似軟墊的角色,讓日常活動時膝關節不至於直接「骨磨骨」。隨年紀增長,身體製造軟骨的速度比磨損的速度慢,久而久之膝關節軟骨會減少,如果軟骨已磨損,吸震能力減弱,當蹲下或上落樓梯時,膝蓋關節需要承受額外壓力,使大腿骨及髕骨直接受壓和摩擦,引起疼痛。
Read more
魚類營養豐富,烹煮方法多變,深受香港人喜愛,惟魚骨可幼如針,進食時稍一不慎有可能鯁骨,被魚骨刺傷,如未接受合適的急性處理和治療,有機會導致發炎和潰瘍等。然而,坊間急救法有不少,如飲醋、吞飯或飲大量水等,但當中有些不但對解決鯁骨問題無幫助,反而有機會令情况更嚴重,因此應認識正確的處理鯁骨3部曲,並盡快求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