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爸媽離婚爆發大戰 孩子心聲有誰聽?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夫妻離異,孩子肯定是受害人。面對父母不和、爭執、冷戰,孩子左右做人難。縱使夫妻離異,但仍然是孩子的父母,兩個角色平穩過渡,才不致苦了孩子?請聽聽離異家庭孩子的心聲。

「父母離婚,他們之間可以少些爭拗,但(我)卻見不到爸爸」,這是九歲的芷晴在一次小組活動中的分享。

在家庭輔導工作中遇上十一歲的妤婷,她提起母親都很雀躍,可惜母親已在內地再婚,與她的接觸愈來愈疏落。

斷絕來往 頓失至親

已大學畢業的綺華小時候經歷了父母離異,之後父親完全失去影蹤,這經歷在綺華心裏留下不解的疑問﹕「為什麼父親不愛我?」對這些孩子而言,父母離異,代表自己喪失了跟父母其中一人以至其他親人關係。

對另一些孩子而言,離婚並不代表父母衝突的完結,孩子與父母雙方維持關係,往往使他們陷於父母未了的怨恨與衝突中。在小組活動中,十歲的皓明分享了以下的經歷﹕「媽媽帶我到地鐵站,爸爸在那裏接我,但父母一見面就吵起來,爸爸想拉着我入閘離開,但我的八達通仍然在媽媽那裏,結果我只能站在那裏看着他們吵架。」

跟綺華一樣是大學畢業的美珍,在一次家庭輔導的面談中,媽媽覺得每次提及前夫時,美珍都會向她發脾氣,聽着母親的抱怨,美珍淚流滿面,傷心地回應﹕「其實我和爸爸的關係一向都不親近,但在你們離婚之後,他卻要把生活費存入我戶口,我知他是要我作為一個證人,證明他已經把錢給了我們。把錢給你(媽媽)之後,你又要強調﹕『這些錢不是給我的,是給你們的。』過程中,我總要聽你們各自的一番說話,我真的很受氣。你們是我的父母,任何一方說對方的不是,我都會難受,我更不想你們把我變成磨心。」

兩面受氣 夾縫磨心

活在父母關係的夾縫中,孩子常常感到如履薄冰。十五歲的志輝在研究訪問中告訴我,他希望多探望父親,但不敢告訴母親,怕若導致父母關係惡化,有一天媽媽會不再讓他見爸爸。在小組中,八歲的聰聰心裏渴望父母能和平相處,卻不敢向父母表達,「我不敢說,也不知道怎樣表達,只好跟天父說」,說時一臉的無奈。

聰聰的心聲代表着許多孩子的心聲,在研究訪問中,十八歲的心悅希望父母「可以做朋友」,十歲的梓康說﹕「雖然父母已離婚,但仍然想他們相處得好一點。」十六歲的文康為父母漸漸能和平相處感到鬆一口氣﹕「起碼不會第一句就吵起來……即是正常地說完要說的話就完了,不用再爭拗。」孩子的願望雖然合理而卑微,但對於經歷離婚的父母而言,要和平共處其實需要極大的能耐,一位帶着孩子的母親告訴我﹕「其實我很憎他,我內心很掙扎,不想見他,但是為了兒子,仍要見他……見到他真的會不開心。」

分工育兒 須磨合堅持

另一個沒有和孩子同住的母親,幾經努力終於和孩子父親建立較和平的親職協作,但過程殊不容易﹕「開始時很沉重很難,大家有很多情緒,很難相處,須要磨合……要很大的堅持,也要承受非常大的痛苦,是非常大的痛苦。」

但願孩子的心聲能為父母在艱難的親職路上加添動力,也願意繼續以研究和實務工作陪伴這些孩子和父母,支持他們,為他們打氣。

文:劉玉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專業顧問)

編輯:林信君

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03/news/_03yc101.jpg左右為難——父母離婚,小朋友身處夾縫中,左右為難。(pat138241@iStockphoto);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03/news/_03yc102.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03/news/_03yc103.jpg;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70703/news/_03yc104.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tptn_list daily=1]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