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精神:自拍文化 呃「Like」喪志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一按自拍然後上傳社交網絡,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日常指定動作。和朋友分享近况及見聞,本是賞心樂事;偶爾發一張滿意的自拍照逗自己開心亦無傷大雅。可是,不少網民卻習慣每天盤算着自己得到多少個「Like」,量化了的滿足感更成為了很多人自信的基礎。這種行為不但影響着情緒,甚至令很多人終日沉迷社交網絡,不能自拔。

痛苦活在別人品評下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稱為「自我客體化」(self-objectification)——由於內在自信的匱乏,只能根據別人眼中的自己,作為「自我價值」及「自我形象」的依歸。有着這種特質的人,做每件事情都必先考慮別人的看法,過分執著和計較別人的評價,而把自身真正的喜好埋沒到內心深處。這正好解釋了為何有些人極着重外表,甚至嘩眾取寵,並以此為自尊心的泉源。

互聯網發展迅速,現在不僅照片,更有現場直播,影片即時上傳至社交網絡,把生活於人前呈現,短時間內接受大眾品評,使人對外貌形象愈來愈緊張,直接鼓吹了這種自我客體化的風氣。偏偏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裏,人可以掩飾真正身分,更能毫無顧忌地以尖酸刻薄的言辭,對他人肆意評頭品足。若對網上流言蜚語過分上心,很容易會走上極端,有些人甚至因而踏上不斷整容的不歸路。

與其靠美圖效果終日自欺欺人,倒不如樂天知命,敢於承認和接受自己的一切。能發掘與生俱來美好的一面,好好利用自己的優點,在現實中盡好每樣責任,活出自我價值,才能於人前流露出真正的自信,得到由衷的「Like」。

文: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6/10/92982b7dc75db17ae7842ec35f96a7ea.jpg;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