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染流感病徵?需服特敏福?副作用?應對流感7個問題

【明報專訊】近日兒童感染季節性流感趨增,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新一期《新冠及流感速遞》,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0至5歲年齡層在公院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1.39(每1萬人口計算),重返2020年2月水平(見圖)。其中5歲或以下的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入院比率約6倍。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牀副教授關日華表示,留意到部分患者感染甲型流感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腸胃病徵,呼籲家長留意子女情况,有需要時盡快求醫。有家庭醫生指流感抗病毒藥「特敏福」上月起部分同業表示難訂貨,尤其是兒童使用的水劑特敏福。 兒童感染流感後是否必須入院治理?必須服用特敏福呢?有何副作用?關於應對流感高峰期的7個問題(詳見附表)。 兒童感染流感趨增 部分病徵嘔吐腹瀉 家庭醫生:特敏福藥水缺貨   本港正式踏入流感季節,今波流感主攻兒童。醫管局指出,5歲或以下及6至11歲的兒童流感入院個案,本周(4月初)比上周增加四成多,其中5歲或以下的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入院比率約6倍。兒科統籌委員會副主席陳子宏稱,兒科病牀使用率曾達百分百。私家醫院兒科病牀亦緊張,本報致電多家私院,均回覆稱病房已爆滿,有兒科醫生指近日部分兒童患者要等兩三日私院才有牀位接收。與此同時,有家庭醫生指流感抗病毒藥「特敏福」上月起部分同業表示難訂貨,尤其是兒童使用的水劑特敏福(見另稿)。有兒科學者稱暫難估計高峰期持續多久,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打流感針。 0至5歲流感入院率為整體6倍 新冠疫情期間,兒童流感入院數字均處於極低水平,但根據衛生防護中心新一期《新冠及流感速遞》,今年3月26日至4月1日,0至5歲年齡層在公院診斷為流感的入院率為1.39(每1萬人口計算),重返2020年2月水平(見圖)。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部分染數種病毒 籲打流感針 陳子宏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近日公院兒童感染流感的數字有明顯升幅,與上周相比,因流感入院的兒童增加四成多;其中5歲或以下兒童,因流感入院比率是整體病人的約6倍。陳補充,6個月至兩歲以下年齡層,季節性流感針接種率只有8%,加上這群幼童不曾接觸呼吸道病毒,故現時最易感染,呼籲家長在人多地方為其佩戴口罩。陳續指,很多入院兒童的呼吸道樣本帶有多於一種呼吸道病毒,部分更感染3至4種病毒,又稱同時感染新冠及流感將有較高風險出現併發症,呼籲家長勿掉以輕心,盡快帶子女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表示,近日兒童感染流感數字有上升趨勢,3月28日至4月3日間,醫管局急症醫院兒科住院病牀使用率為81%。 學者:重症增 高峰難料何時完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副教授葉柏強在港台《千禧年代》稱,近日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的個案增多,重症病例亦趨增,暫難估計高峰期持續多久。他補充,兒童感染過濾性病毒後,病情一般在3至4日後穩定,惟近日留意到患慢性病、先天性遺傳病等病童,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延長住院時間。他指出,公立醫院醫護已相當努力,安排將病情穩定、毋須再「聞氧」的病童出院,以加快病牀流轉,但整體病牀仍緊絀;另稱聽聞有私家醫院找不到病牀收治病童,部分醫院或需等候兩至三日才能入院。 本報記者以家長身分致電多家私院,其中浸信會醫院、荃灣港安醫院、港怡醫院及仁安醫院的員工均表示,(7日)兒科病牀均非常爆滿。 仁安醫院兒科專科醫生劉成志向本報表示,該院兒科有約50張病牀,而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等在年初開始陸續爆發,病牀使用率當時起已相當爆滿,近日未見入院數字因流感病毒開始活躍而有影響。劉補充,最近平均每日約有10名兒童因呼吸道感染入院,被問到為何近日私院病牀較爆滿,劉估計與學童選擇在長假期間留院做預約手術有關。 關日華:流鼻水、咳嗽部分腹瀉、嘔吐等腸胃病徵 關日華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受訪時稱,外國解除新冠防疫措施後,均出現流感爆發,而本港自上月初撤銷口罩令,令流感季節推遲。關日華補充,留意到近日患者感染甲型流感後,除會流鼻水、咳嗽外,亦有腹瀉、嘔吐等腸胃病徵,呼籲家長留意上述症狀,另要為病童補充充足水分。至於流感高峰期將維持多久,關日華回應稱,目前難以預測,而一般春季流感高峰期約維持10至12星期,因此認為在復活節長假期後,仍需要繼續觀察本港流感病毒的爆發情况。 對於近日甲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腸病毒等個案均有增加,關日華表示,情况雖令公立醫院負荷增加,但升幅屬預期之內,醫護會靈活運用病牀,呼籲家長毋須過憂,應盡快帶子女接種疫苗。 另外,小欖醫院流感感染群組持續擴大,該院嚴重智障科一個男病房再有6名病人染疫,至8日共有15人確診。 相關閲讀:疫情下嘔吐疑染新冠?查找背後原因 小心腸胃炎作怪 照顧患者5大重點 私家診所兒童特敏福藥水缺貨 家庭醫生稱因供應鏈緊張 家庭醫生林永和表示,近日流感個案增加,本港含「奧司他韋」成分的兒童特敏福藥水供應不足。他解釋,由於疫情爆發3年,全球無爆發流感,當解除口罩令等防疫措施,各地流感個案上升,全球對流感藥物需求大增,藥廠因疫情而調節供應及生產鏈,需時追趕需求。他指,雖然特敏福藥水缺貨,但相信大部分診所都會以特敏福膠囊內的藥粉溶於糖水自製藥水,呼籲家長毋須擔心。 衛生署早前表示,一直根據「政府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儲備抗病毒藥物,政府已儲備約1100萬劑、足夠劑量的抗病毒藥物,當中約九成為「奧司他韋」。林永和(10日)於港台節目表示,相信政府儲備主要為成人特敏福膠囊,如私家診所的成人特敏福膠囊藥物不足,相信署方會與診所協商。 至於流感針方面,林永和指早前藥廠缺貨,但據了解,衛生署有詢問過藥廠,指3間大型提供流感針的藥廠有數萬針存貨,相信署方明日(11日)會通知千幾名參加「疫苗資助計劃」的醫生,可聯絡藥廠訂購流感針,強調本港不會出現流感針不足的情況。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於同一節目表示,特敏福膠囊的保存期有7至10年,但特敏福藥水的保存期只得兩年,在疫情期間儲備的存貨已經過期,加上全球需求增加,導致供應不足。崔俊明強調,感染流感不一定要服用特敏福,呼籲留給年長、長期病患者及5歲以下幼童等高危人士。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陽性嚴重個案上兩月共8600宗 流感入院率按周倍增

【明報專訊】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數據顯示,自今年1月30日至上月29日,經化驗室檢測陽性的嚴重新冠病毒病個案累積達8571宗,同期初步評估與新冠病毒有關死亡個案為143宗。3月26日至29日期間,經化驗所檢測陽性個案為25至67個。流感方面,衛生署稱,「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相關閲讀:新冠確診者求診途徑  70間普通科門診、關愛預約專線、支援熱線、私家診所名單、處方新冠口服藥 新冠陽性個案2、3月共8600宗 流感入院率按周倍增 流感方面,根據衛生署監測數據,3月19日至25日,流感病毒實驗室檢測及入院數字均有上升,其中入院比率為每一萬人口0.16,高於前一周0.08,但低於基線水平。衛生署稱,「反映本地季節性流感的整體活躍程度呈上升趨勢」。 署方2020年4月更新的網頁提及,如果出現呼吸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多擠迫地方;如果高危人士在人多擠迫或空氣流通欠佳公眾地方逗留時,可以考慮佩戴外科口罩。 相關閲讀:新冠+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夾攻 了解3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3月單日新增陽性個案徘徊逾百宗 另外,中國疾控中心前日數字顯示,抗原檢測陽性比率由12月下旬高位、單日新增33.7萬,至3月單日新增100至200多宗個案徘徊。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上呼吸道感染|單日增 9 間學校爆發個案涉逾300學生職員 曾祈殷: 一窩蜂式感染 料非新冠病毒或流感 防疫響警號

【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單日增加9間學校(見表)爆發上呼吸道感染,涉295名學生,年齡介乎1至18歲,另共涉7名職員。3日累計共71宗爆發,近800人受影響。至於9間學校,分別位於九龍城、黃大仙、深水埗、葵青、西貢和元朗,7間是幼兒園或幼兒中心,另有一間小學和一間特殊學校,爆發學校遍及九龍和新界。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爆發來得很急,形容是「一窩蜂式」感染,響起了警號,反映防疫警覺仍不足,但估計不是新型冠狀病毒或季節性流感,呼籲衛生署調查爆發的疾病以釋除疑慮,又呼籲家長要減少帶幼兒外出嬉戲。   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部分曾赴主題樂園 又一村學校爆發所涉人數最多,共65學童受影響,年齡介乎3至6歲,他們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和喉嚨痛等。該校昨日發通告指出,11月6至8日期間,部分家長曾帶同子女前往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音樂農莊等地方,幼兒其後陸續發病。 本周日至二(8日至10日),全港已錄得71宗院舍、學校爆發上呼吸道疾病個案,包括43間幼稚園或幼兒中心、24間小學、1間中學和3宗其他個案,共涉789人。衛生防護中心會向爆發的學校派發深喉唾液樣本瓶,為受影響班別的師生驗新型冠狀病毒,並會建議有關班別於未獲得檢測結果前停課不少於3日。 曾祈殷料非新冠流感 或副流感鼻病毒 不在昨日9間爆發學校名單之列的大埔循道衛理幼稚園亦疑現爆發,校長陳燕芳表示,周一(9日)約30名學生因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徵而告假,主要是咳嗽和流鼻水,有數名學生出現低燒。她稱昨早已通知衛生防護中心並停課3天,今天起會安排家長到校門領取檢測瓶,翌日交回。她表示校方沒有舉行過任何聚會,學生在校期間都有戴口罩。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今次爆發來得很急且遍及不同地區,從爆發模式上估計不是新型冠狀病毒,加上近期實驗室數據顯示季節性流感並不活躍,估計亦不是流感,但傳播之快反映是病毒性感染的可能性高,或是副流感、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由於今次爆發牽連甚廣,他認為衛署不能只驗新冠病毒,應化驗找出目前爆發的病毒種類,以釋除家長和學校的疑慮。 稱「一窩蜂感染」 反映防疫警覺仍不足 曾祈殷說,學校今年曾長時間停課,因此上呼吸道感染個案長期處低水平,隨着恢復實體課堂,短時間內出現「一窩蜂式感染」是響起了警號,反映目前防疫警覺性仍不足。他認為校巴可以是學校與學校間播疫的途徑之一,需加強清潔,家長亦應減少學童的課外活動,並避免到公園、樂園等,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醫生籲查疾病釋疑慮 衛署:只驗新冠 被問近期爆發是否有任何一宗已知屬哪種病毒,及會否為爆發群組化驗以了解正爆發的疾病,衛生署口頭回覆稱,提供的化驗只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若病人求醫並驗出其他病毒,有關醫生會再通知衛生防護中心。 明報記者 (疫情第三波)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新冠肺炎】港大研發噴鼻疫苗預防新冠病毒兼季節性流感 動物實驗無副作用 袁國勇:首重臨牀數據 內地製疫苗 有衛署把關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研發的噴鼻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兩個月後,將在港展開首階段臨牀試驗。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此疫苗既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又可預防季節性流感,動物實驗上無副作用。這款疫苗最少需接種兩次,中間相隔一個月,以提供更好的保護。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