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疫苗通鼓勵老幼打針 撤黃碼留核酸5天快測 調查:近三成外遊染疫 醫生籲出發14日前打二價疫苗

【明報專訊】為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避免未打針的一老一幼進入高風險場所,醫衛局長盧寵茂表示,會繼續保留疫苗通安排,即市民進入需要除口罩飲食或活動的處所,例如食肆、健身中心等地方,仍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供處所負責人查核。他提醒安心出行與疫苗通並非「絕對掛鈎」,市民除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可用「智方便」、「醫健通」、手機截圖或紙本出示疫苗通。另會取消抵港者入境首3日的黃碼安排。此外,隨着本港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加上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港人外遊意欲增加。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曾在疫情期間外遊並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英國為「外遊染疫重災區」,達48%受訪者曾於該地區染疫。另有半數受訪者表示已計劃未來6個月外遊,但僅12%會在出發前接種加強劑疫苗。有醫生提醒市民,在外遊前應了解外遊地區的染疫風險及做足防疫措施,並建議在出發外遊前14日接種二價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調整5項防疫措施 留疫苗通鼓勵一老一幼打針 撤3天黃碼保留核酸快測 政府昨宣布因應疫情發展調整五大項防疫措施,市民即日起進入處所毋須再強制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疫苗通行證」要求則維持,即進入食肆等主動查核處所仍須出示疫苗接種紀錄。盧寵茂解釋保留疫苗通的科學理據時稱,是為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保護未打針的長幼,而該措施在今年初曾大幅推高接種率。 特首李家超昨早在行會前見記者時率先宣布,在審視數據及分析風險後,市民今日開始毋須掃描安心出行,另會取消抵港者入境首3日的黃碼安排。他說,港府考慮多個因素,包括現時輸入個案為本港帶來的風險較社區感染低,故認為取消黃碼亦不會增加社區感染風險。 盧寵茂昨午出席疫情記者會時公布調整措施詳情,提到近日陽性個案雖較8月和9月高,但公院服務有「比較大的進步」,現時疫情未對醫療服務造成大影響,故在醫療復常前提下,有空間增加民生經濟活動達至整體復常,決定調整5項措施,包括取消強制掃描安心出行、撤銷黃碼等(見表)。撤銷黃碼安排後,抵港者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後可進入各類處所,除染疫者仍會獲發紅碼,其他抵港者會獲發藍碼。 進入食肆、健身中心處所 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 盧寵茂說,為鼓勵市民接種疫苗、避免未打針的一老一幼進入高風險場所,會繼續保留疫苗通安排,即市民進入需要除口罩飲食或活動的處所,例如食肆、健身中心等地方,仍須出示疫苗通二維碼,供處所負責人查核。他提醒安心出行與疫苗通並非「絕對掛鈎」,市民除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亦可用「智方便」、「醫健通」、手機截圖或紙本出示疫苗通。 多名本港專家曾質疑維持疫苗通對推高疫苗接種率的成效。被問到港府有否檢視維持措施的作用,盧寵茂稱不能以近日數字去研判措施成效,現時疫苗接種率較年初大幅提升,形容疫苗通有「很大功勞」。他說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故疫苗通沒有所謂的「日落條款」。 至於政府已有一段時間沒使用安心出行作個案追蹤,現時放寬是否太遲,盧寵茂回應稱,局方一直有檢視相關措施,惟需考慮不同因素,形容沒有一個所謂「絕對理想」的取消時間,「你話太遲,亦都可以有人話太早」。(明報記者) 相關文章:復必泰二價疫苗可作第3第5針 藥廠第4針數據:55歲以上接種中和抗體增幅超原始疫苗近4倍(更新12月2日) 調查:近三成受訪者外遊染疫 遊英近半中招 另外,隨着本港放寬入境防疫措施,加上聖誕及新年假期將至,港人外遊意欲增加。有調查發現近三成受訪者曾在疫情期間外遊並感染新冠病毒,其中英國為「外遊染疫重災區」,達48%受訪者曾於該地區染疫。另有半數受訪者表示已計劃未來6個月外遊,但僅12%會在出發前接種加強劑疫苗。有醫生提醒市民,在外遊前應了解外遊地區的染疫風險及做足防疫措施,並建議在出發外遊前14日接種二價疫苗。 曾祈殷:感染後免疫有效期或短至28日 康復者外遊有二次感染風險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在本月1至4日,以網上問卷訪問654名18歲至50歲市民,調查顯示,75%受訪者或親友曾於疫情期間外遊,當中27%曾在外遊期間染疫,約25%於抵達外地7日內染疫。調查又發現,市民於英國外遊時受感染比率最高,達48%,其次為其他歐洲國家及加拿大,分別為23%和19%,有17%受訪者未能如期上機返港。 相關文章:【二次感染】社區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比率3% 院友高達三成 學者倡優先接種二價疫苗 醫生籲外遊14日前打二價疫苗 調查又發現,有75%受訪者表示已染疫逾3個月或以上,而已接種3劑疫苗的受訪者中,只有12%稱會在外遊前接種加強劑;有23%受訪者則表示會在外遊時「預咗中招」。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Omicron BA.4或BA.5更具免疫逃逸能力,感染後的免疫有效期或短至28日。曾祈殷稱,即使康復者外遊亦大機率受二次感染。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建議,市民在外遊出發前14日應接種二價疫苗,使有足夠時間產生抗體,提高保護力。兒科專科醫生張傑提醒,家長在外遊時要多留意兒童的身體狀况,若出現呼吸困難、持續高燒等徵狀,應盡快在當地求醫;他又建議,若市民外遊時在人口密集地方應戴口罩,出發前應準備足夠防疫物品及藥物,以及了解當地疫情及檢疫安排,並考慮購買適當的外遊保險。 (新冠疫情) Read more

【疫苗通行證】兒童、青少年、康復者需符合哪些要求?醫衛局料5萬5至11歲未符疫苗通要求(更新9月30日)

【明報專訊】「疫苗通行證」(下稱「疫苗通」)適用年齡今日(30日)起將降至5歲兒童。5至11歲兒童須接種至少一劑新冠疫苗,如首針已滿3個月則須打兩針。今日起新增 4個新冠疫苗接種站亦同時啟用,包括: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屯門置樂花園、鰂魚涌康怡廣場辦公大樓和中環雪廠街的「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提供接種科興疫苗服務。政府早前已更新「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容許用戶加入最多8名同行者的針卡,列明只可加入3類豁免使用安心出行者的疫苗通,包括15歲或以下兒童。5歲或以上的新冠康復者,亦須在「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即康復後6個月內)按接種要求打疫苗。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昨提醒,未接種疫苗的長者,或到期接種下一劑疫苗的人士盡快接種,而家長亦應盡快帶年幼子女前往接種疫苗,不要因為確診數字下降而輕視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必須在冬季到臨前做好準備。 相關文章:【兒童疫苗通】5至11歲首階段須打第1針滿3個月打第2針 未曾接種康復者科興須打「3針」復必泰「2針」 料5萬5至11歲童未符疫苗通要求 兒童、青少年、康復者需符哪些要求?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資科辦)日前已更新「安心出行」應用程式(App)至3.4.3版本,容許程式可同時儲存用戶本身及最多8名獲豁免使用安心出行「同行者」的疫苗通,包括:「15歲或以下和年滿65歲」、「殘疾」及「獲政府認可」者。 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張宜偉今(28日)於港台節目表示,用戶加入同行者的針卡時,無需證明對方為親屬,只需確定該針卡屬於同行者本人,暫時亦不會顯示同行人士的紅黃碼,只會在處所「反掃」時發出聲音識別。醫衛局昨日表示,計及現時5至11歲兒童的接種和康復情况,推算該年齡層現有約5萬人未符合周五生效的要求,即佔約12%,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新冠疫苗。 新增新冠疫苗接種站(接種科興) 4個新增的疫苗接種站,包括:​荔枝角公園社區疫苗接種站,另有「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 。屯門-置樂花園-地下8-9號舖 。鰂魚涌 – 康怡廣場辦公大樓 1204室 。中環- 西洋會所大廈- 雪廠街16 號7樓 (都爹利街入口)  另外,楊何蓓茵表示,政府將於10月12日起在黃大仙廣場設立社區疫苗接種站,為市民提供科興和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網上預約服務由10月7日上午9時開始。 預約接種新冠疫苗:booking.covidvaccine.gov.hk。60歲或以上市民可即場索取「即日籌」免預約接種。 專題網站:www.covidvaccine.gov.hk/zh-HK/programme  詳列不同疫苗的接種地點、預約和查詢熱線等最新資訊。 9月30日起以下人士,疫苗通行證需符合哪些接種要求? .5至11歲兒童: 1.已接種 2劑新冠疫苗;或 2.或接種第1劑疫苗後未滿 3個月(須於接種第1劑疫苗3個月內接種第2劑疫苗) .12歲或以上人士: 1.已接種 3劑新冠疫苗;或 2.接種第 2劑疫苗後未滿 5個月(須於接種第 2劑疫苗 5個月內接種第 3劑疫苗); 注意:接種第 2劑和第 3劑疫苗的建議間距,特別是12至17歲人士接種復必泰疫苗應相隔150日。 .5歲或以上康復者,疫苗通行證需符合哪些接種要求?。感染前未曾接種或只接種了1劑新冠疫苗的康復人士:須在「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即康復後6個月內)根據接種要求接種額外劑量的疫苗,以符合「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感染前已接種至少 2劑新冠疫苗的康復人士:無須再接種,但需要在「康復紀錄二維碼」失效前,透過 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系統或「醫健通eHealth」流動應用程式下載其帶有康復身分的疫苗接種紀錄(「電子針卡」)。 如何出示子女(5至11歲)的疫苗通行證? 。更新安心出行,最多可加入8名同行者(須為15歲或以下、65歲或以上,或殘疾者)。 。家長可使用「醫健通eHealth」流動應用程式,添加子女為「我的家庭成員」,以同時查閱及出示自身及子女的「疫苗通行證」。 。兒童或家人可攜帶及出示印有二維碼的紙本紀錄或以儲存於手提電話的相片展示二維碼,作「疫苗通行證」之用。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康復者持續咳嗽咽喉乾癢現長新冠 中醫:先袪除外感邪氣 飲食作息要注意(養生帖) 更新版可存非豁免者針卡?大狀:魚目混珠有票控風險 本報實測發現,更新版「安心出行」亦可儲存不屬該3類人士的疫苗通,程式同時附有「只能加入」3類獲豁免人士疫苗通的聲明,用戶須先表明「已經閱讀及明白」聲明內容。 助理政府資訊科技總監張宜偉昨於港台《自由風自由PHONE》表示,按現行法例,不屬該3類人的市民須掃描安心出行才可進入處所,故本身已須持安心出行。他補充,同行者疫苗通可無限次儲存在不同電話,強調安排為方便市民配合疫苗通新規定。 大律師陸偉雄向本報稱,法例有嚴謹規定,如任何人不屬該三類人卻「魚目混珠」,以圖不掃描安心出行、只提供疫苗通,若被發現將有票控風險。他又指,若用戶同意相關聲明但沒依從,或觸犯《刑事罪行條例》「作出虛假法定聲明及其他未經宣誓的虛假陳述」罪行。 會否儲存同行者的出行紀錄?「紅黃碼」呢? 張宜偉表示,同行者的出行紀錄將不會儲存於主用戶的「安心出行」內。至於「紅黃碼」方面,張續指,現時的「安心出行」不會顯示同行人士屬紅或黃碼,但進入處所掃描二維碼時,將會發出聲音提示以作識別。當局希望於10月盡快更新安心出行,以顯示同行者的紅黃碼。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及其他接種途徑 網上預約系統:booking.covidvaccine.gov.hk 網上預約情况:

Read more

本港9%人口已接種首針新冠疫苗 6成打科興 港疫苗氣泡分階段實行 以接種疫苗為前提(附科興/BioNTech疫苗接種中心地點和預約)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昨形容本港新冠疫情明顯受控。港府計劃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放寬食肆防疫措施,未來三階段放寬都以食肆員工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為前提,首階段起碼要接種第1針,才可將每枱人數上限由現時的4人增至6人。至於接種疫苗,本港至昨日累計59.74萬人已接種首劑新冠疫苗,即佔人口9.1%,當中近六成接種科興,林鄭月娥稱,本港推行疫苗接種計劃逾一個月,接種率有待提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