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疫苗通行證」料5萬人適用 持「免針紙」已開始打針人士 有效期至下一針 附申領地點 

【明報專訊】由11月30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在「疫苗通行證」下的接種要求為打3劑新冠疫苗,而5至11歲人士的接種要求則為已接種兩劑疫苗方可進入食肆等處所。醫衛局昨公布 11月22日(下周二)起已開始接種新冠疫苗的持「免針紙」者可在未符合疫苗通要求期間獲發「過渡疫苗通行證」(詳見表),繼續進入處所,料約5萬人受惠,有效期為下一劑建議的疫苗接種日期。另外,衛生防護中心昨亦公布縮短被列密切接觸者的院友檢疫日數,由7天縮短至5天,若於檢疫第4天核酸檢測及第5天快速測試均呈陰性,即可提早完成檢疫,以加快騰空檢疫設施牀位。 「過渡疫苗通行證」適用人士:已開始接種新冠疫苗、持「免針紙」等人士可獲發 醫衛局上月初回覆本報時首次透露,有意為持「免針紙」者提供過渡安排,給予足夠時間打齊3針。事隔逾一個月,醫衛局副局長李夏茵昨公布將推出過渡疫苗通,稱得悉部分人因醫學原因未能打針,其後經醫生評估後認為適合接種,惟從第1針起要等「頗長時間」才符疫苗通要求,故推出有關安排。 於11月22日前已接種第1或第2劑疫苗但尚未到期接種下一劑的醫學豁免證明書持有人,可由11月22日起帶同其印有加密二維碼的醫學豁免證明書(包括仍有效、已屆滿,或已失效的證明書)及接種紀錄,前往下列地點申領「過渡疫苗通行證」。 「過渡疫苗通行證」有效期: 「過渡疫苗通行證」的有效期,會由上一劑疫苗(即第1劑或第2劑,以較後者為準)接種日期開始,直至下一劑疫苗的建議接種日期。申領地點: 接種上一劑疫苗的地點/途徑 申領「過渡疫苗通行證」的地點 – 私家診所– 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社區疫苗接種站– 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 透過外展計劃接種疫苗 任何一間:– 社區疫苗接種中心(不包括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 – 社區疫苗接種站;或– 公立醫院新冠疫苗接種站 衞生署轄下指定診所 同一間衞生署轄下指定診所 醫管局轄下的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 同一間醫管局轄下的選定普通科門診診所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公告)  相關文章:【疫苗通行證】兒童、青少年、康復者需符合哪些要求?醫衛局料5萬5至11歲未符疫苗通要求(更新9月30日) 持免針紙人士:最快明年1月打齊3針 上月初接受本報訪問、因甲狀腺功能亢進獲發「免針紙」的黃小姐(化名),早前按醫生評估接種首針,卻因此未符疫苗通要求,而她最快明年1月初才能打第3針,即本來本月底起將有逾一個月被禁入食肆等處所。黃小姐昨向本報稱,上月出現司法覆核案等爭議,以為當局已忘記過渡安排,現在「終於等到」,可與家人到酒店慶祝父母結婚周年,亦可外出吃冬至飯。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質疑太遲推出,稱當局連番強調部分人只會短時間內不適合打針,「正常邏輯推論」下應能預視會有人趕不及打針。他亦關注受影響者須往指定地點領取過渡疫苗通,質疑為何不能用電子方式如「安心出行」下載,冀當局便利安排。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現時才推出過渡安排,反映制定疫苗通時未全盤考慮影響,「有諗過就唔會畀人JR(司法覆核)啦」。他續說,雖然過渡疫苗通能便利部分人,但整套疫苗通政策已帶來很多不便,對防疫成效亦不明所以;又說持涉濫發免針紙的市民寧花大筆金錢亦不願打針,代表疫苗通無助鼓勵打針,更令市民憂慮「係咪要第4針、第5針一路打落去?」 院舍密切接觸者縮檢疫期至5天 第4及5天核酸檢測需呈陰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17日)公布,縮短院舍密切接觸者的檢疫期,有關人士若於檢疫第4天核酸檢測及第5天快速測試均呈陰性,即可提早完成檢疫,以加快騰空檢疫設施牀位。據社署回覆提供數據,亞博館臨時檢疫中心現提供1080張牀,過去一周日均734人入住,截至17日早9時則有799人正入住,使用率約74%。 本身有營運院舍的李輝憂慮,長者須5天內搬出搬入,送往檢疫中心尚未習慣便要送返院舍,影響身心健康,院友和家屬亦很反對。她稱院舍第1針接種率突破九成,第3針亦逾八成,加上大部分院舍曾爆發,現具自然免疫力,即有雙重免疫屏障,相信原址檢疫5天完全無問題。 相關文章:【新冠疫情】納入強檢或願檢盡檢人士:免費檢測明起只採咽喉拭子 自費兩級制安排 社區檢測中心及檢測站名單(更新11月7日) 金冬雁: Omicron潛伏期短 倡5天檢疫擴至全港 現時已打兩針的一般市民被列密切接觸者仍須檢疫7天。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金冬雁建議,5天檢疫安排可擴展至所有市民,稱Omicron變異病毒株潛伏期短,繼續維持7天檢疫太保守。 被問會否考慮縮短所有密切接觸者檢疫日數,歐家榮沒有正面回應,僅稱在家檢疫只能透過快速測試監察,當中約兩成最終驗出陽性;而院友被列密切接觸者後於檢疫設施有較密切監察,亦可安排靈敏度較高的核酸檢測,相信新安排可確保院友沒受感染。 (新冠疫情) Read more

【新冠陽性】核酸檢測和快測患者或康復者 5個熱線查詢方法 指定診所、居家隔離須戴電子手環4個須知(更新9月14日)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更新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人士手冊,除交代如何派發電子手環外,亦列明患者於何時可脫下。衛生署表示,新安排適用於即日起的呈報個案,或兩個網上平台申報的個案,適用於核酸檢測和快速測試陽性患者,提醒患者居家隔離期間必須佩戴手環,以確保遵從法例要求,不可離開家居範圍。有關電子手環的4個須知(見表)。 Read more

【新冠疫情】疫苗通行證擴至13指定醫療處所 關於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等疫苗通4個常見問題

【明報專訊】政府今(13日)起會在13個指定醫療處所,包括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地區康健中心等實施「疫苗通行證」(下稱「疫苗通」),但措施不適用於急症室等提供緊急或急切服務的醫療處所。醫管局昨列出專科門診診所實施疫苗通安排的常見問題(

Read more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快速抗原測試、抗體3種檢測方法原理、效果、準確度有何分別?專家解構5個問題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持續爆發,政府前(15日)宣布,已採購逾1億套快速檢測包套裝,以百萬計的快速測試包本周會陸續抵港。不過,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現時市面有多款快速抗原測試產品,他稱有朋友持有4款產品,但測試後分別出現陰性及陽性結果,認為產品聲稱的靈敏度及準確度數據可能已經滯後,而且可能涉及不同變異病毒株,建議政府就不同產品重新評估,並應確認產品有效測試本港流行的變異病毒株Omicon 分支「BA.2」,否則市民只看準確度數據選擇並無意思。現時坊間有核酸檢測(PCR)快速測試,還有抗體(antibody)與抗原(antigen)等不同檢測,究竟其原理、效果、準確度有何分別(詳見附表)?該選擇哪一款快速測試?如何做會更準確?有醫生指出,Omicron潛伏期中位數約3天,早期病毒量較低或未有病徵時,測試結果未必準確。建議宜在有暴露風險後第2至3日,或有病徵的第1天做相關測試。 Read more

關於抗體測試、接種新冠疫苗的5個問題 針後無發燒?抗體水平下降疫苗失保護?

本港已有逾360萬人完成接種兩針新冠疫苗,不少人仍有很多疑問,針後沒有出現發燒、頭痛等徵狀,是否代表沒有免疫反應?穩陣起見需要做抗體測試嗎?究竟病毒測試跟抗體測試有什麼分別?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不斷變種,現時選擇接種復必泰或科興疫苗還有效嗎?還是待有新疫苗出現更好?5個關於接種新冠疫苗、抗體測試的問題,無論已接種或仍未接種疫苗的你都應該需要知道答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