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要戒口?控制蛋白質、鈉質攝取量 減腎臟負荷

腎臟負責平衡人體內水分,協助排走體內新陳代謝後的廢物。腎病患者的腎功能較差,令廢物不斷在體內累積。慢性腎病會導致貧血、高血壓、水腫、蛋白尿等,除了接受治療外,適當控制飲食亦是重要一環。患者是否什麼都要戒口呢?怎樣才能夠有效控制蛋白質、鈉質等的攝取量呢?哪些食物要少吃為妙呢?早期腎病病人嚴控飲食-注意蛋白質、鈉質-減病情惡化-養和醫院高級營養師余思行表示,腎病病人並非什麼都要戒吃,應要按照病人的身體情况及病情,配合不同的飲食餐單。當早期病人未需要洗腎、單靠藥物及飲食控制時,需要非常嚴謹,避免病情惡化;當醫生確認病人腎功能已經衰退,開始要洗血和洗腎後,飲食則可以稍為放寬一點,因為洗腎可以洗走體內的廢物,此階段的病人飲食可以與健康人士相若。 Read more

【蛋白尿】小便有泡 同時配合特定徵狀 腎功能或已受損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提高警覺

小便後一看尿液若浮着一層泡沫,或會懷疑是蛋白尿,甚至腎臟健康有問題?尿液有泡未必一定是疾病引起,但確實有可能是腎功能受損而引起的蛋白尿,特別是出現泡泡尿及同時有手腫、腳腫等明顯徵狀,即有機會是反映腎臟發生病變,甚至是腎衰竭等徵兆,需要盡早接受適當跟進和治療。其中糖尿病及高血壓病人更是高危族群,一旦延誤有可能要洗腎或換腎才能維持生命。 Read more

【腎病】不能逆轉的多囊性腎病 顯性遺傳病20歲前徵狀不明顯 新藥有助延緩洗腎時間

負責過濾廢物的腎臟有着無可取替的功能,其中一種腎嚢問題是多囊性腎病(polycystic-kidney-disease),它是一種不能治癒的遺傳病,病人的腎臟因基因突變而出現大量水嚢,令其失去透析功能,病人需要終身洗腎。雖然無法完全治癒,現時有藥物可延緩開始洗腎的時間,如果水嚢問題嚴重阻塞腎臟或經常引發腎炎,或需手術處理,病情惡化更可能需要換腎。多囊性腎病屬顯性遺傳疾病-養和醫院腎臟內科中心主任、腎病科專科醫生黎嘉能醫生指出,多囊性腎病是一種顯性遺傳疾病,如果父母任何一方罹患此病,會有50%機會遺傳給下一代,若嬰兒一旦確定遺傳了問題基因,則一定會在有生之年發病,只是病情的嚴重程度會因人而異;而在確定遺傳了問題基因人士當中,有一半人士其發病後的徵狀不明顯,甚至無病徵,因此未有求醫而沒有發現自己患病。 Read more

新冠肺炎丨確診患者4日內再破百 袁國勇:冬季病毒生存時間更長 除口罩最危險 籲市民忍耐

【明報專訊】本港4日內第二度新冠病毒確診破百,昨增103宗確診,並有70宗初步陽性個案,包括養和再現院內傳播個案。繼33樓小型醫患爆發,該院腎科透析中心再添一人染疫,中心首名確診者是一度無報告妻子屬歌舞群組的洗腎病人,他洗腎時曾除口罩吃三文治約15分鐘,相距逾1.5米的鄰牀病人與他接觸後8日驗出新冠病毒。港大專家袁國勇指出,牀與牀間有一簾之隔,但料細過5微米的病毒透過空氣傳播。他又稱上次涉小爆發的病人家屬曾在院進食外賣薄餅,兩次傳播均涉除口罩飲食,重申除口罩最危險,籲市民忍耐。 Read more

譚談健康:空氣污染傷腎

【明報專訊】我們知道,空氣污染對人的心臟、氣管、肺等健康有很大影響,但原來腎臟也不能倖免。美國腎病期刊最近刊登的研究報告,發現空氣污染會對腎臟健康造成很壞的影響。 ▲空氣污染——美國研究顯示,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患上腎病、腎衰竭和洗腎病人的比例都會隨污染程度而增加。(資料圖片) 有毒物質經呼吸入肺入血 大家時常聽到的懸浮粒子(PM2.5),是指懸浮於空氣中的固體或液滴,它非常微小,直徑是小於或等於2.5微米(um)。它在空氣中的濃度,是用來量度空氣污染程度的一個指標。這種懸浮粒子由於非常微細,通常可以在空氣中停留很長時間,不會下墜。因此,當我們呼吸時,便會把這些微粒吸入體內,積聚在氣管或肺部,影響健康。 科學家現在認為,懸浮粒子由於體積微細,很容易附着有毒或有害的物質,好像重金屬,例如鉛、鋅、砷、鎘等,這些重金屬都是由工業排放出來的廢料,甚至可能附着有毒的微生物等。透過呼吸,我們把這些懸浮粒子吸入體內,它們很有可能透過肺部的氣體交換,進入血液,從而帶來健康問題。 污染嚴重地區 腎病患者增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在美國進行一個大規模調查研究,他們運用不同數據,包括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空氣污染數據,以及美國軍人(包括退伍軍人)的健康資料比較調查,研究對象約有240萬人;同時,他們採用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衛星資料,研究各地區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做了比較和同樣的研究,竟發現兩組不同研究數據得出相同的結論——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病人患上腎病比例、腎功能衰退比例、需要洗腎病人比例,都隨着空氣污染的程度而大幅增加。這個研究結果非常重要,空氣污染中懸浮粒子,原來對我們的腎臟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影響。所以,乾淨的空氣是非常重要的。 核能發電當然亦有安全問題、核廢料處理問題,但傳統的火力發電、用煤炭發電帶來的空氣污染,健康影響也非常嚴重,空氣污染對我們的健康有着不可輕視的影響。這個也是台灣討論是否要非核家園,或要以核養綠的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的視角。 文:譚國權(腎病科專科醫生)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