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第五波女童確診高燒併發腦炎抽搐需插喉呼吸 康復後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仍肆虐,加上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兩種病毒夾擊下,若染疫後更易出現嚴重併發症。現時兩歲的欣欣(圖)今年初第五波疫情高峰期確診新冠,當時沒接種疫苗的她曾持續高燒至40℃,更併發腦炎而抽搐發作,一度不能自主呼吸,在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半個月,幸最終康復。欣欣父親說首次面對女兒如此病况,「極度驚慌」,直言「(此情况)可一不可再」,決定讓新冠康復後的女兒接種新冠疫苗,以免二次感染再引發重症。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袁志立引述屯門醫院於第五波接收新冠病人數據,指11名要送往深切治療部的患者中,只有兩名超過10歲,故鼓勵家長盡早帶兒童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以免受「雙重打擊」引發重症。 相關文章:【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16個月女童確診高燒不退抽搐需插喉  康復後決心接種第1針新冠疫苗 今年3月初只有16個月大的欣欣確診,當時高燒不退,家人為她沖冷水降溫後,她開始抽筋,其父李先生即送她到博愛醫院求診,因情况嚴重而轉介到屯門醫院急症室。當時欣欣已不省人事,身體抽搐不停,須即時插喉接駁呼吸機,送到兒童深切治療部(PICU),首周不能自主呼吸,以抗病毒藥瑞德西韋、免疫抑制藥物類固醇及托珠單抗等治療,以避免過度活躍的免疫系統攻擊正常身體細胞,遏止腦炎引發的抽筋。 父親:憂幼女嚴重 不理會藥物副作用 先救人 李父憶述,當日看到幼女情况嚴重,即使藥物或有強勁的副作用,當下也果斷回應醫生「不理會(副作用)了 ,先救人」,最終漸漸康復。他8月中詢問醫生意見後,決定帶欣欣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患者】服新冠口服藥切忌自行停藥 醫生提醒4件事:快測轉陰仍要留意血氧、心跳… 新冠可引發長期嘶哮症和腦炎 屯院11重症入ICU 9人屬10歲以下 屯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袁志立表示,新冠病毒可引發長期嘶哮症和腦炎,甚至死亡率達三成的壞死性腦炎,兒童感染更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例如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他指入冬是流感高峰期,流感同樣能引發嘶哮症和腦炎,如加上新冠併發症,病情「更為可怕」。袁引述屯門醫院於第五波接收新冠病人數據,指11名要送往深切治療部的患者中,只有兩名超過10歲,故鼓勵家長盡早帶兒童接種新冠和流感疫苗,以免受「雙重打擊」引發重症。 (新冠疫情) Read more

【流感疫苗】(更新)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流感重臨?未接種新冠疫苗與流感針 專家建議先打新冠 關於接種疫苗的7個問題(附流感疫苗接種地點)

【明報專訊】衛生署長林文健表示,至昨日(14日)已錄得261宗涉及幼稚園和小學的上呼吸道感染爆發。他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新冠疫苗及流感疫苗,特別是長者及兒童,預防新冠病毒及流感雙重夾擊。另有專家指出,從近期學校爆發上呼吸道感染已看出徵兆,冬季流感有可能重臨。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已於上周展開,建議市民打流感針。但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維持在低水平。流感和新冠是否不會同時出現?還有需要接種流感疫苗嗎?究竟打了新冠針還需打流感針嗎?兩針都未打,要先打哪針?為何兩針要相隔14日?關於流感與新冠疫苗的7個問題。 Read more

【有片】孩子持續噴嚏鼻塞 誤當感冒醫 鼻敏感拖得耐 棚牙合唔埋

踏入流感高峰期,小朋友持續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吃了傷風感冒藥也不斷尾,何解? 香港每4名兒童便有1人患上鼻敏感;如果父母誤把鼻敏感當作感冒看待,延誤醫治,持續性鼻敏感可演變成睡眠窒息症、鼻竇炎或中耳積水,甚至下顎咬合不正。 Read more

流感季累計65死 3/4有慢性病

【明報專訊】除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來勢洶洶,本港正邁向流感高峰,截至前日(29日),由本年第2周開始的流感季節共錄得130宗嚴重個案,當中有65名成人死亡,死亡個案中約七成半有慢性疾病。另外,一名有長期病的7歲男童染H1流感,昨轉至兒童醫院兒科深切治療部。 Read more

【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漢肺炎加上本港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愈來愈多人戴口罩防疫。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臨牀導師王鈞正博士接受明報網站訪問表示,戴口罩有不少細節要留意,否則對自己保護不足之餘,亦容易傳播病菌。 Read more

【有片】【武漢肺炎】洗手常犯錯誤:洗手時間不夠長 專家貼士助小朋友洗足20秒

武漢肺炎加上本港進入流感高峰期,父母加倍擔心小朋友健康安全。預防呼吸系統傳染病除了常戴口罩之外,亦要勤洗手,但是小朋友耐性有限,叫他們洗手洗足20秒十分困難。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臨牀導師王鈞正博士接受明報網站訪問,說明一般人洗手容易忽略的事項,以及有什麼小技巧可令兒童洗手洗足20秒。 Read more

流感季未到 病房瀕「爆煲」 7歲童染丙流併發腦病變

  【明報專訊】本地流感活躍程度目前處於低水平,但公立醫院過去一周內科病牀平均佔用率已達112%,一度要加開1300張臨時病牀,遠較醫管局早前預留資源準備加開應付流感高峰的900張牀多。另外,一名7歲男童感染丙型流感併發短暫性腦病變,情况穩定。衛生防護中心預期流感高峰短期內到臨,呼籲市民盡快接種疫苗。 醫生:打針只防甲乙型 衛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兒童流感嚴重個案,患者是一名過往健康良好的7歲男童,他本月3日起出現發燒、咳嗽及頭痛,10日後(13日)出現抽搐,當日被帶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及入院,留醫兒科深切治療部,化驗證實感染丙型流感病毒,併發短暫性腦病變,現時情况穩定,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沒接種今季季節性流感疫苗。 有不願具名的微生物學醫生指出,流感針只預防甲型及乙型流感,即使有打針亦不能預防丙型流感。 高峰料短期至 籲打針 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表示,本地流感活躍程度處於低水平,過去4周主要檢測到流感病毒為甲型H1流感病毒,預期流感高峰期短時間內到臨,而現時流行的大部分病毒株與流感疫苗的病毒株抗原大致相似,呼籲盡快接種疫苗。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楊諦岡表示,過去一周公院使用率較前一周升約10%,與天氣轉冷引起心血管病和流感有關,過去一周內科病牀平均佔用率達112%,骨科平均亦有104%。兒科平均每日有146人經急症室入兒科,兒科病牀平均使用率為72%。   112%佔用 臨時病牀「開晒」 楊透露,公院近日一度要加開1300張臨時病牀,局方早前公布預留資源在冬季可加開的900張臨時病牀已「開晒」,他留意到聯合和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有滯留等候入院情况,相信與人口老化、病症變複雜使入院時間長有關,會加密巡房、加快檢測和診斷等以加快病牀流轉。 楊諦岡說,流感高峰期間急症室單日求診人次可高達7000,多在周一或長假期末出現,將在這些日子額外增人手編制。   50至64歲接種率7% 黃加慶指出,入冬至本月15日已接種102.7萬劑流感疫苗,較去年同期升11.8%。接種率最高群組為6至11歲,達57%,其次是6個月至5歲的37%,最低是50至64歲僅7%。黃承認此群組接種率偏低,需提高他們對接種認知。食衛局長陳肇始表示,長遠會研究由地區康健中心提供疫苗接種服務。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